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3.841 MB
  • 2023-03-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
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小学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人字头》教学设计4.doc,共(15)页,3.84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5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一课一字:令》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学科书法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相关领域文字学教材书名:《书法练习指导》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12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依据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教育。”在书法教育教学中,以“

总纲”为基本宗旨,以“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以“九大原则、三维目标、一个目的”为基本理念。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简化字、熟知繁体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以“一课一字,一字多得”为基本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理论依据:书法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突破口。几千年来,书法的学习方法不外就是通过对中

国经典碑帖的临摹,得以继承和传播。临摹的目的就是从结构到笔画与古人求同求似。根据“先重结构,再重用笔”的原则,首先强调提高眼的观察力,然后才是手的表现力,只有“察之者尚精”,才能“拟之者贵似”。本课,在数字化设备的帮助下,通过“摹临复合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再通过“比较法”,有针

对性地练习,进而提高学生手的表现力。教学背景分析2一、教学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主要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例,学习和研究欧体楷书字头的写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令”字的写法。人字头的字一般属于上下结构,清代书法家黄自元在《楷书结构九十二法》中说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意思是,天覆结构的字头要像帽子一样盖住下面的部分。因此,书写时要注意上宽下窄的结构特点。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人字头的字要特别注意在结构上把握好上下两部分对应的位置关系,安排好与其他部件的搭配组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源流,掌握人字头字的结

体知识与规律特点,书写出具有欧字特点的“令”字,深刻地体会到祖国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二、学生情况本课为异校授课,与学生为初次见面。在与教师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从三年开始接触软笔书法。因此本人分析,经过两年的软笔书法学习,应该初步掌握了调墨、用笔和用纸。

又因为该校为书法传统特色校,理论上分析应该具备一定的书法基本功。通过在课前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谈,发现学生的书法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整体书法水平较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令”字的写法,人字头的字一般属于“天覆”结构,学生对于

上宽下窄的结构特点应该并不陌生,易于理解、掌握人字头要写得宽展一些,为下边部件留有空间。但通过上述了解,学生在书写人字头字如何做到端正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不易发现人字头字上下两部分对应的结构规律特点。因此,在人字头字上下两部分对应位置关

系的处理上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三、教学方式(一)激趣法。通过猜字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二)引导法。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找到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儿歌法。通过自编儿歌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住字的结体规律及特点。(四)图线法。通过画图线的方法,教会学生分析字形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五)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书写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六)对临法。通过一观察、二书写、三对照、四再写的方法,掌握临帖的方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实物

投影、PPT翻页笔。五、技术准备:(一)教具1.设备与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书写工具与材料。2.辅助教具:PPT课件、米字格等大的例字、集字成语“善始令终”。(二)学具1.教课书。2.书写用具与材料。教学目标(七要素)3一、基本目标:用正确的“双姿”书写欧体“令”字。二、高级目标:临摹时,

做到笔画遒劲,结构合理,占格精准,力争求同求似。三、技术目标:通过“摹临复合法”,掌握欧体人字头的结体规律。四、艺术目标:发现书法中汉字的变化,体会欧字的结字美与书法的艺术美。五、文化目标:了解中国汉字

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六、教学重点:掌握欧体人字头的写法。七、教学难点:掌握欧体人字头字上、下两部分对应的位置关系。问题框架(可选项)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这个古老的汉字念什么?人字头与独体字的人有什么不同?规律特点?这三个例字

有什么共同的结构规律特点?点?这三个例字中的人字头有什么不同?如何正确、规范地书写欧体“令”字?4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古老的汉字(出示甲骨文“”)。这个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哪位同学能够最先猜出这是什么汉字?小结并提问

:这就是“令”字,在简化字中很难看出“令”字的本意,但在甲学生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学生积极回答:这是“令”字。以猜字游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九三一理念之“软笔适古、硬笔适今”原则)2分钟创设情境,猜字导入传授技艺,教师示范分享交流,

点评本课艺术欣赏,拓展提高教会方法,书写实践师生互动,探究新知5创设情境骨文中却很容易找到答案。甲骨文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向下开口的“口”字,而下半部分呢?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令”字的本意:在古代,上级往下级传到指令,下级跪着接受命令。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呢?总结并提出: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人字头及人字头字——“令”的写法。学生积极回答:下半部分像一个跪着的人。学生积极回答:人字头。了解汉字的源流,及“令”字的本意,体会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2分钟新课讲解一、字头的写法人字头与独体字“人”具有相同的笔画,但在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不同(出示人字头和独体字“人”)。大家观察人字头与

独体字“人”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不同呢?(一)人字头与独体字“人”,在撇画与捺画交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吗?小结:独体字“人”到人字头,撇捺的交点变高了。板书:交点高(二)人字头与独体字“人”,在字形上有什

么不同?哪个方?哪个扁?小结:独体字“人”到人字头,字形变扁了。板书:扁(三)为什么人字头要写的扁一些呢?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学生积极回答:独体字“人”撇捺的交点在中间偏上的位置,而人字头撇捺的交点接近撇画的起笔。学生积极回答:独体字“人”的形状比较的

方正,而人字头的形状比较的扁。通过找不同,使学生发现欧体字中人字头的形状及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13分钟6新课讲解小结并提出:通过观察,我们总结概括出了人字头的两个特点,一是交点高,另一是扁。下面,我们来继续观察,含有人字头的字有哪些结构规律特点呢?二、字的结体特点我们学习了人字

头的写法,下面我们来学习人字头字的结构规律特点。(出示“令”、“今”、“含”)(一)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二)上下两部分有什么结构特点?小结: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例字中的红色框都比黄色框要宽。板书:上宽下窄(三)清代书法家黄自元

对人字头字在结构特点上也有过总结。他是如何概括含有人字头字的结构特点呢?(出示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第一法: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学生积极回答:要给下部件留位置,所以要写的扁一些。学生认真观察“令、今、含”,用心思考

这三个例字的结构规律特点。学生齐声回答: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学生积极回答:这三个字都是上边的部分比较的宽,下边的部分比较的窄。学生结合注释认真思考“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特点的能力。通过引入“古人”、“古书”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书法文化素养。13分钟7新课讲解同学们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四)观察这三个例字中的每条辅助线。(出示带有辅助线的三个例字)通过这三条线能看出人字头字上下两部分对应的位置关系吗?板书:上下对齐三、字头的变化我们观察

出了人字头字在结构上的两个共同特点。下面,我们继续观察这三个例字在人字头上有什么变化吗?学生积极回答:像人字头这样上下结构的字,上边的部分要像帽子一样盖住下边的部分。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三条辅助线的含义。学生1回答

:这三个字的人字头撇捺的交点都与下边部件的中心点在一条线上。学生2回答:如果人字头的字要写得很端正,那么人字头的撇捺交点要与下部件的中心位置对齐。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这三个例字在人字头上的变化。通过图线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使学生更易理解本课的难点。通过观察字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的能力。13分钟8新课讲解(一)在撇画方面1.三个例字的人字头在撇画的长短上有不同吗?2.为什么会这样呢?与全体学生进行提问互动:当人字头下边的笔画较多时,字头的撇捺要写得什么样呢?当人字头下边的笔画较少时,字头的撇捺要写得什么样呢?(二)在捺画方面1.三个例字的人字头

在捺的形状上有什么不同吗?2.为什么呢?小结:这也是书法中的一个法则,即同一幅作品中的同一个字或一个偏旁不能够写成同一个形态。这三个字都出自于《九成宫醴泉铭》中,所以在写人字头的时候要写得有所变化。(三)作品欣赏让学生欣赏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

序》,进一步感受书法作品中“之”字的变化美。学生回答:令字的撇画最短,含字的撇画最长。学生回答:人字头的大小要根据下边部件笔画的多少进行调整。学生一起回答:当人字头下边的笔画较多时,字头的撇捺要写得长一些。当人字头下边的笔画较少时,

字头的撇捺要写得短一些。学生1回答:捺画的粗细不同。学生2回答:捺脚的形状不同。学生3回答:捺脚的下边线角度不同。学生认真欣赏《兰亭序》,并发现、寻找作品中不同的“之”字。通过了解书法的基本法则,使学生体会书法的艺术之美。13

分钟9新课讲解《兰亭序》这幅作品包括落款在内的21个“之”字,各有其态,无一相同。下面,我们就去感受这里面不同的“之”字吧!小结:大家发现了这五个“之”字,形态迥异,各不相同,我们体会了书法的艺术之美。课下同学

们可以继续发现这里面“之”字的独一无二之美。(四)练字儿歌根据人字头及字的结构规律特点,自编人字头练字儿歌,让学生齐声朗读。下面,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人字头练字儿歌》。四、如何书写“令”字本节课,以《九成宫

醴泉铭》中的“令”字为例字,练习人字头的写法。教师按照《人字头练习儿歌》进行讲解、示范书写“令”字。(一)字的占格1.撇画的起笔在竖中线偏左。2.短横压在横中线上。3.提画、短撇压在左、右两条斜线上。学生认

真欣赏,发现了其中的五个“之”字进行对比观察。领会作品中“之”字的变化美。学生声音洪亮的朗诵《人字头练字儿歌》。《人字头练字儿歌》撇捺写得要舒展,撇画先重捺相反,上下部件要穿插,人字交点下对齐。学生观察字帖认真思考、分析例字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让学生开阔视野,体会书法的

变化之美,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喜欢之情。自编儿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人字头的结体规律特点。(“九三一”理念之“教法创新、与时俱进”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字形及占格的能力。(“九三一”理念之“先重结构、后重用笔”原则)、(“九三一”理念之“经典为师、循序渐进”原则)13分钟10新

课讲解(二)教师示范下面,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人字头练字儿歌》。第一句:撇捺写得要舒展。意思是,撇画、捺画写得扁一些,展开一些。第二句:撇画先重捺相反。意思是,撇画、捺画用笔上恰好相反,捺画用笔由轻到重。第三句:上下部件要穿插。意思是,短横写在字头的里面。第四句:人字交点

下对齐。意思是,竖点与字头撇画、捺画的交点上下对齐。学生一边认真观察教师书写示范,一边仔细记忆书写的要点。通过书写示范,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书写过程。(“九三一”理念之“教师示范、形成偶像”原则)13分钟实践操作一、练习“令”字的写法(一)书写的要求1.“双姿”正确。2.笔画流畅。3.结构合

理4.占格准确。(二)书写内容在米字格纸上采用竖幅形式书写。每张纸上书写10个“令”字,并落款。(三)书写的方法1.观察。认真观察、分析字的笔画、结构和占格。2.书写。按照观察的书写要点,认真地进行书写练习。学生按照《欧体》字帖及练字儿歌,以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进行书写练习。学生采

用“四步法”认真地书写“令”字。强化正确的“双姿”,培养良好、健康的书写习惯。(“九三一”理念之“健康第一、写字第二”原则)教会学生正确的临帖方法。20分钟11实践操作3.对照。采用“摹临复合法”进行对比观

察,找出不同。4.再写。根据对照原帖找出的不同,再次进行书写练习。(四)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实践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点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二、集字创作教师为每位学生精心准备一张欧体集字成语“善始令终”的字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集字创作。(一)书写要求:1.

按照集字字帖认真临摹。2.以斗方的形式在叠格宣纸上写。3.作品内容完整,章法合理。(二)书写内容书写“善始令终”四字成语。学生采用“摹临复合法”,将与米字格等大的原帖放在书写完的米字格下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

进行书写练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集字成语“善始令终”字帖中的每个字,考虑整幅作品的布白,认真地进行集字创作。学生一边集字创作,一边理解成语的含义。善始令终,意思是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同“善始善终”。通过“摹临复

合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九三一”理念之“因材施教、博精多样”原则)通过以字育人,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20分钟12实践操作(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实践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点评,指出学

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集字创作。20分钟分享交流一、学生作品展示将学生书写完成的“令”字作品和集字创作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二、学生自评教师选取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中进行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是否做到上宽下窄,上下位置

是否准确。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令”字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将自己完成的集字作品进行展示。学生本人通过笔画、结构、占格、章法等方面对自己书写的作品进行自评。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评,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3分钟13分享交流三、

学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为他人(上述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看谁写的笔画有力度,结构最合理。四、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及时指出作品中的问题。学生通过笔画、结构、占格章法等方面对他人书写作品进行点评。学生

认真聆听教师的点评,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原因。通过互评,使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发现他人的闪光点。通过教师点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3分钟归纳总结根据板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人字头书写时,要注意字头的撇捺的交点变高了;字头要写

得扁一点儿。二、书写人字头字的时候,结构上要做到上宽下窄;字头的撇捺交点与下边部件的中心对齐。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归纳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使学生牢记本课书写要点,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好习惯1分钟拓展提高欣赏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五种不同书体的“令”字。课下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喜欢的书体。学

生认真欣赏,了解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五种不同字体的书写特点。让学生体会书法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九三一”理念之“因材施教、博精多样”原则)1分钟14板书设计一课一字:令交点高扁上宽下窄上下对齐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一、学生自评教师引导

学生对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根据板书的内容进行评价,如:结构上是否做到上宽下窄,上下部件的对应位置关系是否准确等内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自评,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二、学生互评教师

引导学生为他人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可以从笔画、结构和占格等三面进行评价,如:是否做到笔画有力度,结构最合理,占格最准确。通过互评,使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取长补短的好习惯。三、教师

点评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对于及时指出作品中的问题。点评时,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可以分层进行点评,尽可能多的使用激励、鼓励的言语进行点评,以表扬为主,通过教师点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评价量规教学评价标准所占比例成绩“双姿”正确10%笔画流畅

30%结构合理30%占格准确30%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从课堂表现和作业效果上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能够理解人字头及字的书写规律特点,呈现出优秀的书法作品。15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

字数)一、猜字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以猜古文字游戏的方式导入本课,让学生共同参与,积极调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汉字的演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源流,还知道了汉字的本意,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二、巧用图线分析,突破本课难点。

利用简单的图线分析字形的结构特点,将抽象的语言描述转变为清晰易懂的图形描述,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人字头字上下两部分对应位置关系的处理,轻松化解本课的教学难点。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图线发现字形结构规律的方法。三、自编练字儿歌,紧扣教学重

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儿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将零散的书写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通过自编儿歌,让学生更易理解、记忆汉字结体规律特点,从而掌握本课教学重点。四、运用摹临复合,传授临帖方法。在学生书写实践环节,教会学生“四步”临帖法,即一观察,二书写,三对照,四再写。同时,为每位学

生准备一张与米字格等大的字帖。临摹后,将该字帖放在米字格下面重合,即临摹复合法。使学生易于发现与原贴的不同,进而改之。五、开展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层级。本课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理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指导。分层教学遵循不同学

生有不同的认知发展,在分层教学中,更好地让每一名学生施展才华,让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