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2.doc,共(2)页,11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3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修订)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活动二:以山为主的风景)教学目标:1、欣赏并了解以山为主的水墨风景画,感受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2、自主探究水墨风景中山石形、质的表现,学会用虚实对比表现风景里的空间感。
3、体会水墨画笔墨丰富的表现性,培养对水墨画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能运用水墨画的语言画风景难点:运用变化丰富的笔墨画风景里的物象教学准备:师:课件、范画、生:宣纸、毛笔、墨、调色盘、毛毡、小水桶。教
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表现形态(一块石)1、引入情境这是风景区的地图,我们会经过三个观景台,获得三个绘画灵感,最后到达山顶,看到最美风景。2、表现形态。生上台画演示画石块的外形分析外形线条的墨色变化与节奏感。3、小结:勾形小窍门:笔尖调墨,墨色有变化;轻重急缓,行笔有节
奏。出示地图第一个景点石块图片出示线条对比图出示山石结构图表现质感(一座山)来到第二个观景台1、表现质感师:这是一座山还是一块石?生讨论。课件出示添画点景后的山石。总结:山是放大的石,石是缩小的山,他们的画法相似。师:我们知道怎样勾形,可是山体的质感要怎样表现?这是一个新的问题,要不要向
画家求助?出示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放大看细节,找出皴法语言。欣赏古代名画中其他两种皴法的表现,找出皴法语言。北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米点皴,南宋马远《踏歌图》中斧劈皴。2、小练习:选择感兴趣的皴法,画出山体质感。3、小结:不同的山石,用不同的皴法。画史上
出现过许多不同皴法,或点或线或面,目的都是为了表现山石的不同质感。出示地图第二个景点出示山体图出示山体勾线图《富春山居图》《潇湘奇观图》《踏歌图》表现空间(一片山)我们到达第三个观景台1、判断:比较两幅画,那幅空间感更明显?师:哪幅作品远近空间感更明显?它
们有什么不同?2、小结:近浓远淡,适当留白。3、回顾:板书作画步骤。勾形皴擦点染出示地图来到第三个景点出示空间对比图自主创作(一处景)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快要到达山顶。1、画家和小画家水墨作品展示配乐诗意地带领学生游览陈子庄作品里的山
水风景。欣赏要点:可观(好看),可游(好玩),可居(好住)。出示山顶景点陈子庄作品2、提出作业要求:用有变化的笔墨,画一幅以山为主的风景画。3、学生作画音乐作品点评(一个展)1、展示作业(风景如画)将学生作业展示在展板上。2、评价作业自评(我是小导游),互评(你最想去哪儿旅游?)。拓展延伸(无限风
光)1、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大画家们用毕生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座艺术的金山,让我们好好向他们学习,向着艺术的高峰继续攀爬。2、展示课堂作画照片,欣赏课堂上的另一种风景。地图拓展图课堂现场照片板书设
计水墨画风景活动二勾形皴擦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