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三年级下册《11.走进颐和园》教学设计2.docx,共(5)页,28.54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8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走进颐和园》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相关知识,以美术视角欣赏皇家园林的
艺术特点,学习欣赏颐和园的园林艺术及评述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作为理论支撑,主要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创设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单探究,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小组探讨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大量的颐和园图片和资料作为参考,来共同建构新知,达成学习目标。二、教学背景分析:(一
)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园林建筑,学生大多能从字面了解颐和园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不能对颐和园的美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所以我在授课中安排了大量图文资源及视频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能过充分观察、体验和感悟颐和园的美。从而引导学生认识颐和园的园林艺术,并学会欣赏评述方法。(二)教学
内容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第11课内容,旨在让学生欣赏颐和园,了解颐和园的艺术特点,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园林的方法,本课通过颐和园美丽的景点吸引学生,学生初步了解颐和园有特点的建筑,并通过相关学习,梳理知识进行展示汇报。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一)知识与技能:初步欣赏评述颐和园,知道颐
和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体会颐和园集中了中外园林艺术精华,学习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园林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以问题单、小组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欣赏颐和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过程中,明确
欣赏目的,学会欣赏方法。依据审美性、直观和形象性教学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园林建筑的感受及评价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自然、精致的古典美,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美
好情感。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颐和园的艺术特点和我国传统造园手法。教学难点:学习用艺术的眼光欣赏颐和园的园林艺术及评述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走进颐和园。(二)新授:1.初识颐和园(1)学习颐和园相关知识出示视频,完成手中学习单
。师:接下来我们观看一段短片,并完成手中学习单练习一。生:学生浏览。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生:汇报。师小结:通过观看短片,我们了解了颐和园的相关知识,知道了颐和园是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及传统造园艺术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接下来我们就真正
走进它,欣赏它的美。(2)初赏颐和园美丽景点师:出示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颐和园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点。生:说出视频中介绍的景点。2.根据学习单交流学习颐和园的造园手法(1)学习颐和园借景的造园手法师:请你们拿出学习单,根据你手中的资料完成练习二。完成后根据学习卡选择你喜欢的
内容,自由学习。师:请一组同学根据你的学习单为大家分享你们组欣赏的景点。生:根据学习单练习二汇报二组欣赏内容。师:ppt出示欣赏景点,提出问题:什么是借景?生:看书说出借景的含义。师小结:借景可以增添颐和园的自然风趣,还可以拓展园内空间。挑战环节一:根据你们学习的借景知识,我们进入挑战第一个环节
。师:PPT出示的这些景点中,哪个没有运用借景的造园手法。(2)学习颐和园名景移植的造园手法师:颐和园除了运用借景的造园手法,还主要运用了哪种造园手法,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二组介绍的内容。生:出示PPT汇
报。师:谐趣园是利用名景移植的造园手法,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名景移植?挑战环节二:出示PPT。这些景点中,哪个没有运用名景移植的造园手法?师小结:我们欣赏了颐和园的造园手法,接下来我们根据三组欣赏内容继续学习
欣赏评述的方法。3.根据学习单探究学习欣赏评述方法(1)引导学生尝试从位置、色彩、结构欣赏佛香阁。师:请我们听一听三组是怎样欣赏佛香阁的?生:根据学习单练习二汇报学习内容。师:出示ppt文字材料,引导学生从文字
中分析出佛香阁的位置,色彩、结构去欣赏。(2)教师示范欣赏佛香阁,学习由远及近的欣赏方法。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建筑,请你们认真听老师是怎样欣赏佛香阁的?(介绍:远看佛香阁位于昆明湖以北的万寿山上,依山而建。你若从水路登顶,自下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云辉玉宇牌坊、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
殿、佛香阁。它立于高20米的人造台基上,自身高41米,由于佛香阁的位置和高度,使它显得格外雄伟壮观。让我们来近赏佛香阁:先来看看它的结构:它是一座高41米,8面3层4重檐的木建筑。它的色彩有红黄绿白蓝,不管从颐和园的哪个角度我们都
能欣赏到佛香阁,佛香阁在不同季节,万寿山不同景色的衬托下变化万千,具有不凡的皇家气派。师:谁能说一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欣赏佛香阁的?生:由远及近的方法欣赏。师小结:欣赏方法:由远及近,可以从感受进行评述。(3)欣赏十七孔桥,学习由整体到局部的欣赏方法。师:下面让我们继续跟四组同学欣赏
十七孔桥。生:分享欣赏内容。师:小结归纳出可以从材料、造型、特点欣赏。挑战环节三:出示照片,引导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欣赏十七孔桥。生:分析照片,说出可以用由整体到局部的欣赏方法。师小结:欣赏方法:由整体到局部,可以从景点的作
用进行评述。(4)欣赏铜亭,引导学生自主欣赏评述师:根据学习单内容,我们来欣赏五组同学分享的内容。生:分享欣赏铜亭,总结出可以从位置、材料、色彩利用由整体到局部的欣赏方法欣赏。(5)欣赏石舫,学生尝试欣赏评述。师:颐和园有一座水上建筑珍品,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带着问题来欣赏六组分
享的内容。生:汇报欣赏石舫。师:引导学生从建筑风格欣赏评述石舫。(6)欣赏长廊,深入学习欣赏评述方法。师:出示专业人士欣赏长廊的视频,请同学思考:1.说一说是用了什么方法欣赏的?2.长廊上的彩画属于什么彩画,有什么特点?3.你可以从哪方面评述它?
师;PPT出示彩画,探究这些故事彩画的图案、外形有什么共性规律。师:小结出苏轼彩画的特点。师:怎样评述苏轼彩画?生:介绍一个彩画小故事。师小结:可以引入典故评述。(7)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习感受及收获师:今天我们欣赏了颐和园这么多美丽的景点,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及你的收
获?三、课后拓展:了解添景造园手法。师:PPT出示照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添景的造园手法。师小结:今天我们尝试用艺术的眼光欣赏评述颐和园,颐和园正是运用这么多造园手法,将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湖面相互协调,艺术的融为一体,课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真正走进颐和园,去欣赏
感受我国皇家园林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