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上册《10. 雪花飘飘》教学设计3.doc,共(6)页,4.18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6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雪花飘飘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美术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相关领域造型·表现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实验本第3册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5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以
体现美术课程价值为指导思想,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组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雪花;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雪花的美,并学习雪花的表现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雪花的美,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
久兴趣;学习运用美术技巧美化环境与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理论依据: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理论为依据,通过运用冰雪王国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探究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
中学习、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探究意识。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雪花飘飘》是小学二年级美术第三册的一节造型表现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雪花的特点,发现雪花的美,感受雪花带给我们的乐趣,同时学习如何运用不同材料及不同方法去表现雪花,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力。本册前面已学过了
《百变团花》,其中的剪折方法对本课剪贴雪花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本课的作业即可以采用绘画、剪贴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泥条粘贴等形式完成,它可以作为对学生前面所学美术技能的一个总结。雪花造型的装饰性很强,可以用来美化生活,与前面的《多彩的挂饰》《让环境美起来》有异曲同
工之处,其表现方法又为后边将学的第四册的《剪对称形》、第六册的《奇妙的效果》等课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情况分析: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判断力和审美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剪贴和泥塑
等造型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分析雪花的特点,表现出雪花的形态特征。另外,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强,他们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对雪花的形状特征也比较熟悉。2不足:学生对雪花的花纹画法还不了解,对怎样用纸一次剪出雪花的六个瓣还不清楚,其中的折纸方法以及花瓣的粘贴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需要探究与讲解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解决对策:状况一:问题:表现形式单一。对策:介绍绘画、粘贴及剪贴三种表现方法,并分组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雪花。状况二:问题:表现技法讲授形式单一,用时过长,探究性不强。对策:将三种表现雪花的技法巧妙地融合在闯关游戏中,并运用演示、讨论、探究等形式教
授给学生,其中借助平板电脑和自制教具,便于学生全员参与和自主探究。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1、图片导入法:借助多媒体介绍书中的油画作品《我的冬天》。2、讲授法:通过播放电脑录音介绍雪花的形成,渗透科学知识。3、创设情境,游戏激趣法:借助电脑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创设童话情境,并在情境中
组织学生进行闯关游戏,学习美术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演示法:利用平板电脑画图功能,演示雪花的画法。利用白纸演示折纸方法和雪花的粘贴方法。5、口诀概括法:利用自编的口诀教授雪花的画法,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技法
。6、观察分析法:借助电脑图片请学生观察分析彩绘雪花的花纹特点,了解雪花花纹的添加方法。7、欣赏法:利用电脑播放雪花图片和自制雪花作品,请学生欣赏不同方法表现的雪花。8、师生互动法:利用平板电脑学生全员参与答题活动,使教师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做出教学导向。9、板书示范法:利用自制纸板书出示剪纸雪花的制作步骤,起到示范和提示的作用。10、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性的学习11、分组表现法:借助分组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雪花,展现作业的丰富表现
形式,练习多种技法。技术准备: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平板电脑。2、自制教具:不同方法表现的雪花作品、3、教学用具:宣纸、彩纸、剪刀、胶棒、4、下载资料:雪花图片、雪景图片、雪景动画、学具准备:水彩笔、铅笔、剪刀、胶棒、彩纸3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雪花的特点,学习运
用多种表现形式去创作雪花。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增强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雪花带给冬季的美,感受雪花带给我们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感受雪花的美,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六边形
的雪花。教学难点:雪花花瓣的画法及纸雪花的剪贴方法。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导入激趣,歌曲引入。(1′)课件播放。欣赏书中的油画《我的冬天》师: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生答:下雪了,冬天很冷,
可以在雪地上玩耍,堆雪人。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纸雪花,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内容,板书:雪花飘飘。【设置意图】欣赏书中作品,引出课题,使学生初步了解雪花有六个瓣的造型特点。二、讲授新课,创设情境。(15′)艺术实践,
指导创作巩固运用新知分析技法完成内化认知提升引出课题导入激趣,油画作品引入了解本课内容讲授新课,创设情境学习本课新知评价展示,激发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认识情感提升提升课后延伸,启发创造提升美化生活的愿望41、欣赏雪景。(30″)师:“这么神奇的小雪花,你喜欢和它做游戏吗?在下雪时你会做些什
么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下雪时喜欢“打雪仗、堆雪人”等活动。【设置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雪花带给我们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雪花的形成。(视频资料)(30″)师:一片美丽的小雪花,它的形成过程可神奇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雪花是怎
样形成的吧!课件播放动画“雪花的形成过程”,并播放录音介绍雪花形成知识。【设置意图】使学生了解雪花是怎样形成的,向学生渗透科学常识。丰富学生对雪花的深层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3、学习雪花的表现方法。(14′)1)运用平板电脑中的画板功能画出雪花,提交给教师
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示。学生提交完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进行互评,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或者进行简单的评价。【设置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不同方法表现的雪花的特点,认识雪花的结构。2)教师把剪雪花的图样
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把彩纸折叠进行画和剪,制作出漂亮的雪花。教师可以把图样分几次发给学生,让学生由简到难一步一步的去提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图样,教学内容更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3)拼摆剪贴画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把大小不一的雪花
拖拽到图片当中,组成一幅漂亮的图片,发给教师可以进行展示。【设置意图】通过拼摆雪花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雪花自然从天空当中飘落下来。三、艺术实践,指导创作。(20′)学生把这节课剪好的小雪花粘贴到准备好的剪贴画当中,注意构图饱满,体现出雪花的美丽和自然。粘贴好以后拍照片传给老
师,教师通过屏幕进行全班的展示,学生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给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赞。5【设置意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出作业要求。通过艺术实践巩固新知,完成内化。四、评价展示,激发审美感受。(3′)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
价,也可以给出更好的建议。【设置意图】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雪花带给冬天的美,激发成功意识和自豪感。通过平板电脑的应用体现全员参与评价的理念。五、课后延伸,启发创造。(1′)最后,我请学生欣赏雪花造型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如:雪花造
型的杯垫、雪花形状的糕点等,来进行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美化自己的生活。【设置意图】使学生了解雪花造型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美化自己的生活。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学生运用平板电脑进行评价,可以点赞也可以简单的文字评价。2、通过大屏
幕学生互评。3、教师讲评。4、用不同方法表现的雪花作品作为奖励性的评价。评价量规本课的评价不同于以往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直接点开全班同学的作品,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点赞或者简单的文字评价。以往都是老师展示谁的作品学生就只能看谁的作品,
很有局限性。对于很有特点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大家再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老师进行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