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8课 提线纸偶》教学设计2.doc,共(3)页,3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9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提线纸偶》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第08课主题:提线纸偶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小学阶段五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本课引导学生在感受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美感和情感的同时,学习
利用纸材进行提线纸偶的设计制作,使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通过运用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制作、编排、创作出新的故事,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我国传统艺术的意识;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
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民间艺术,而《提线纸偶》即是教材编写者为适应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节精彩课。
本课集设计、绘画、装饰、制作、表演、观赏于一体,综合性较强,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设计制作的环境,更为学生搭建了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舞台。3.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通过前一课《偶戏》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偶戏的历史和种类,以及戏偶在材料、制作、造型、色彩和表演等方面的特点,这些都为学习本课
作了良好的知识铺垫。(二)制作技能学生此前虽然在《节节虫》等纸材和多种材料造型表现课程中尝试过动手实践,但在对戏偶的理解、立体纸造型的制作和巧设提线等方面,还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引领,在实践中感受提线纸偶的奇妙与乐趣。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提
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2.通过策划、合作、展示等活动,学习制作提线纸偶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间艺
术的情感。评价任务评价任务针对目标小组讨论研究提线纸偶的组成部分,感受提线纸偶的造型美感。目标1小组在教师引导下讨论提线纸偶头、笼腹、四肢的制作方法。目标2目标1、2、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完成提线纸偶舞台剧。教学过程环节目标学习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激趣导学目标1教师播放2008年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泉州的木偶艺人表演的《四将开台》,感受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能够直观感受提线木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了解提线纸偶与提线木偶的关系。环节二探究特色揭示美感目标1、21.出示宋代画家刘松年所创作的中国画《傀儡婴戏图》,介绍中国木偶悠久的历史文化。2.出示问题:提线纸偶是由
哪几部分组成的?在教师引导下,各组观察、分析本组的提线纸偶的组成部分。3.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等方面研究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提线纸偶四肢的折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上台示范折叠方式。5.教师亲自示范提线纸偶的连接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制作步骤
。6.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启发学生创作灵感。1.能够在直观感受、查找发现、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探究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2.能够自主发现纸偶四肢的制作方法。3.体现学生的设计意识、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与人合作完成提线纸偶创编小故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
,通过纸偶的造型、色彩及故事情节评价。环节三艺术实践目标2、3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故事和台词,合理分工,用纸材制作提线纸偶和简单背景、道具,为大家表演。2.学生伴随着音乐进行创作,教师巡视辅导。环节四展示评价目标31.展示各组的实践成果。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偶戏故
事和哪个提线纸偶?为什么?2.教师做最后的点评和总结。环节五目标1、2、3教师出示吊线木偶拓展视野情感延伸(德国)等不同国家的提线木偶,启示学生跃动的戏偶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快乐的、幽默的,它们
活灵活现,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再次揭示戏偶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意义。附:板书设计提线纸偶组成部分:偶头、笼腹、勾牌、提线、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