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7课 偶戏》教学素材2

DOC
  • 阅读 6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6.500 KB
  • 2023-03-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7课 偶戏》教学素材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7课 偶戏》教学素材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7课 偶戏》教学素材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7课 偶戏》教学素材2.doc,共(6)页,3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9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偶戏—皮影戏一、教材分析:皮影戏是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我国古老的综合艺术。它用牛皮、驴皮等材料通过雕刻创作出各种形象,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由操作者在灯光透射下,贴着银幕演出,效果颇似小电影,故被西方电影史学者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本课采用一些小知识提高学生对皮影的理解,

选择了一些皮影表演的照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本课特别选了学生们所喜欢的皮影人物,像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等。这些人物的造型很独特,还有像戏剧人物中的花脸、旦角、武生、丑角、老生等的鲜明造型,学生一看就喜欢。还对皮影操

作的关键点——活动关节处作了介绍,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使皮影“动”起来,便于学生了解皮影造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给孩子从小播下热爱民间艺术的种子,长大了肯定会有收获。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

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三、教学目标:在这一学段和学习领域中教学的总体目标为: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同时要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并开始理性的评价艺术作品;逐步培养学生尊重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情操

。皮影是这一学段的学生较少接触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较好的实现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但艺术形式复杂多样。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本课程教学的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目标:在情趣之中认知皮影,掌握皮影的艺术特色。(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多角度鉴赏皮影人

物的艺术美感。(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皮影的鉴赏中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皮影的文化,加深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并在刮画纸上表现皮影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对皮影表演艺术的感受,对艺术形

象特征的理解评述。五、课时与作业安排:1课时六、教具准备:自制课件、皮影作品、刮画作品,竹签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题师:过年期间,我去逛了一次庙会,在庙会上好热闹啊,有捻面人,剪窗花,最有意思的就是看皮影戏,你们想看吗?(播放皮影剧《鹬蚌相争》)引出课题。(二)讲授新课1、讲解皮影历

史。“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剪纸、戏曲、木偶戏等相结合的一门静动融合的艺术。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皮影戏源于2000

年前长安,盛行于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影戏的“第一繁荣期”。真正的皮影戏是在北宋时期才开始出现并兴盛起来的,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还出现了皮影戏组织“绘革社”。元代时,皮影剧院戏曾传到波斯

、阿拉伯、土耳其,之后又传至东南亚。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也参加了演出。清代,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清朝,影戏的流向在全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全国除西藏、新疆少数几个省外,各地都有留下了影戏的痕迹。皮影戏得到空前发展并普及开来,剧目日益丰富,皮影工艺形象也

更加多样,雕镂更加精细。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倍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皮影技术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工艺手段,为美术片创出

了新品种。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来部吸取皮影表现技法的美术片问世。2、学生观察,探究皮影人物的特点。大家都很喜欢这些人物,你们想近距离看看他们吗?每一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皮影人物,请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仔细观察这些皮影有哪些特点?

(学生观察皮影,小组内讨论其特点)(1)师:皮影的特点有平面化,一般都是侧身,五分脸。和埃及壁画法老一样也是侧身,五分脸。师:传统皮影正面人物多用空脸法(阳刻),反面人物多用实刻法(阴刻)。(2)师:人物造型艺术化,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

法进行设计,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用色简练、平涂着色。(红黄蓝绿黑)(3)师: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手臂组成,操纵能做机械性动态表演。师: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还有

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军帐兵器、陈设用具,车船马轿、城桥塔寺等等,其造型都与皮影人物相谐调,无不透着鲜明的皮影艺术特色。4、教师示范,讲解皮影花纹师:如意,顾名思义,即如人之意。如意首形状如心、如云、如芝,长柄宛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另外还有祥云,瓦当纹,花朵纹等。5、学

生进行刮画练习,教师巡视辅导。6、学生展示,教师点评互评。7、学生和老师表演皮影短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8、皮影的发展现状师:中国皮影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传流极广,为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近代以来,随着工业

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包括皮影在内的传统民间艺术受到极大的影响。衰落的原因:“文革”时期,传统皮影戏又受到极大的破坏。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文化的流行,看皮影表演的青年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急剧萎缩。传承与保护皮影戏

的出路:一方面,做好馆藏保护。1、对演出相关实物,如剧本、皮影人物、道具、布景、乐器等进行收藏陈列;2、对老艺人的精彩唱功,采用现代化音像录制技术进行保存,使其不失传统古典的本色,以作为原汁原味的保护。另一方面:自身发展实现保护传承。在改进发展上,充分发挥皮影表演技

巧,同时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用皮影语言、手段表演寓言故事和现代剧目,更能吸引青少年人群。皮影戏经典曲目主要是《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凤仪亭》。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