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上《第7课 偶戏》教学素材1.docx,共(2)页,18.1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9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标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戏,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及其发展,知道戏偶在造型、表演等发面的特点,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修的不同特色。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偶戏的了解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在观察材料、欣赏造型和色彩、动手制作、参与表演等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增强传统文化意识和时代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偶戏资料的交流和对传统偶戏的欣赏,认识并感受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体
验民间传统艺术的美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创造生活乐趣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的偶戏文化,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并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学难点:对偶戏表演艺术的感受,对艺术形象特征的理解与评述。新
课标指出"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通过"欣赏·评述"领域
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3、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
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