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1.docx,共(3)页,42.82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6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基本信息课名清明上河图学时第一学时学科(版本)人美版三年级下册年级三年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年代,画面内容及作者等,通过对画面内容的了解,体会它的艺术特色以及历史价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
搜集、课上汇报、欣赏、讨论等方法,以师生探究的方式,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对作品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细致的欣赏画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清明上河图产生探究兴趣。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注意对文物的保护。三、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
域,是课本第一页的内容,也是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必不可少的欣赏内容。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过多次欣赏美术作品的经历,也接触过绢本设色的国画作品。学生们对国画作品的基础知识已经有初步的了解。所以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的运用美术
的眼光进行欣赏和学习。能够拉近与名画之间的距离,对其产生探索的兴趣。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让孩子们在课后也能主动去搜集查阅资料,对名画有更深的了解。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内
容及相关知识,对其产生探索了解的兴趣。难点:体会这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解决措施: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上提问反馈,教师补充讲解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通过近距离欣赏名画和与现代紧密相联的小故事着手讲解分析感受《清
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并对其产生继续了解探索的兴趣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导入00:00:06—00:01:00通过故事的形式导入本课,启发学生兴趣。通过故事来导入本课话题学生认真聆听故事内容出示题目。新授整体欣赏00:01
:01—00:10:50近距离欣赏作品,感受实物带来的不同体验,通过对全卷的整体欣赏,初步了解画面内容,从而对画面产生整体认识。检查课前布置作业的预习情况,教师补充介绍清明上河图相关知识。分享对画面的整体认识和感受。有序的
近距离欣赏画卷实物,汇报课前预习内容。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整体认识和感受。让学生通过白板互动学习,增加学习的生动性,通过白板互动的趣味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局部欣赏00:10:51—00:32:00探究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艺术特色:结构巧妙,内容丰富历史价值:
桥梁建造、船舶制造、风俗人情、经济贸易通过观察分析,总结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利用白板漫游功能局部欣赏作品;利用白板笔盒里面的智能笔功能圈出重点,利用放大镜功能放大细节,分析探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00:32:01—00:34:00通过思维
导图协助学生们总结梳理本课知识点。跟随思维导图尝试总结梳理汇报知识点利用交互式白板思维导图说明重点。思维导图清晰明确梳理知识点,加深印象;整体欣赏数字视频00:34:01—00:39:00通过视频环节让学生们再次从整体感受作品艺术魅力,再次激发学生兴趣欣赏有趣得数字版清明上河图通过视频和本节
课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兴趣播放数字版清明上河图视频拓展00:39:01—00:40:00总结扩展对本节课内容做总结,引导学生课后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查阅相关资料,课后讨论六、教学流程图清明上河图故事导入近距离欣赏长卷实物,使学生对画面产生整体认识利用白板漫游
功能,局部欣赏作品,探究其艺术特色以及历史价值。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本课知识点欣赏数字视频,再次整体欣赏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总结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