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1.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6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9.277 KB
  • 2023-03-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1.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1.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1.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设计1.docx,共(4)页,29.27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9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岭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表现人物情感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表现的形式美。2、了解本课中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3、体会美术作品带来的艺术魅力

,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重点:从画家的绘画技巧表现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再结合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

验的差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美术作品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播放一段《194

2》片段。学生谈谈观影的感受。(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流民图》,请学生谈谈作品中对人物的感受。师:幻灯片出示蒋兆和的《流民图》,从作者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等方面重点欣赏这幅巨卷。作者介绍:蒋兆和(1904-1986),现代中国画家,青年时从事进步文艺创作,积极宣传

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蒋兆和擅长水墨人物画,作品融中西绘画技法于一体,所画人物造型严瑾、线条简练有力。作品的时代背景:1943年,在北平太庙首次展出,几小时之后,遭日本宪兵队禁展;1944年初夏,在上海

法租界展出后以借阅为名遭变相没收,几年没有下落;1953年,在上海发现,已霉烂不堪,仅存半卷;1956年,编入日本版《世界美术全集》;1957年,在前苏联展出,引起轰动;1967年,被批判,并险些被销毁;1979年

9月,中央美术学院领导小组做出结论,肯定为“一幅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的作品”;198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1991年,雕刻在蒋兆和的故乡四川泸州玉蟾山上;1994年5月,残卷及复制的后半卷同时在中国美

术馆展出;1995年,蒋兆和的弟子姚有多、马振声等五人完成《流民图》复制品全卷,并在中国北京与日本展出;1998年,原作捐献给中国北京美术馆。现藏中国美术馆的《流民图》仅是原作的上半卷,画面50余位人物,儿童形象近半,其余多为老人和妇女。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幼童的天真

不知愁滋味、老人和妇女愁苦无助的形象,使作品增添了悲剧意识和人性在遭受蹂躏过程中的沉重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表达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同情大众、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蒋兆和曾表示:“我因为这个时代的洪流,冲进了人们心房中的痛苦,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悲哀,又让

我兴奋到这个时代的伟大,一切的一切,使我不能忽视这个时代的造就,更不能抛弃时代给与大众的创伤。【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的欣赏,重点介绍作品的不同人物表情,学生通过读图研究活动,关注学习目标与问题意识。】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我们中国画中表现人物情感的作品,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另一个类型的作品。

这个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陶塑作品——《说唱俑》。经常在茶楼里看到一些艺人在表演啊,在唱戏啊,在给别人说书啊……其实这个说唱俑就是这样的人物,一个说唱艺人,这时民间的一个说唱艺人。师:请学生观察艺术家说唱俑的造型特点。教师小结

:古代艺术家截取说唱艺人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者的自然流露,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说唱俑的历史背景:两汉是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强盛时期。从而出现以经济鼎盛而闻名于历史的"文景之治"。由于国力的强盛,贵族王侯们蜕变侈奢、纵情享乐。王公贵胄们不惜倾尽家资修建陵寝。多姿多彩如汉代彩陶艺术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师:出示不同时代的陶俑,

引导学生感受各个时期的陶俑艺术特点。汉代陶俑的特点:从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情况看,两汉各时期陶俑,有较大的差异,但汉代陶俑与秦及隋唐陶俑的根本区别,突出地表现对神韵的追求上,汉代杰出工匠所遗下的艺术品上所体现的风格,表明这一时期艺

术家对神韵的理解与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这一创作理念在说唱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评述,针对教师设问内容开展自主探究的活动。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三)

体验与评价1、举例说明本课美术作品通过描绘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或两者兼有)来表现情感?2、用一段话恰来表达表达对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3.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人物的某种情感。【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评述,针对教师设问内容开展自主探究的活动。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和习惯。】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82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