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3.穿梭跳长绳与发展体能》教学设计7.docx,共(8)页,117.61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53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穿梭跳长绳》教学设计(水平三五年级)一、指导思想:本单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培养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实际出发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
中体验到主动参与并体验成功的乐趣。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课中精神比较易兴奋,注意力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高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那么,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本次课中我以提问、引导、启发、鼓励为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知”,提高穿梭跳长绳的能力。三、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四年级已学习了单人短绳以及8字跳绳,建立了跳绳的基础。本课主要学习的是穿梭跳长
绳,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穿梭跳长绳的动作。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我尝试挑战成功穿梭跳长绳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交替穿梭跳绳方法进行提升拓展练习,培
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从中体验到跳绳运动的乐趣,从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四、教学目标:运动能力:学习穿梭跳长绳技术,发展弹跳、灵敏、协调和节奏感;健康行为:通过合作穿梭跳长绳与体能练习,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品
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挑战自我的良好意志品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摇跳配合,摇绳稳定有节奏。难点:进出绳、时机合理,路线正确。六、教学构思:1、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即:提出问题——学生体验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引导总结要领—
—尝试练习,准确的抓住本课技术的关键点,有效地解决本课技术重点。2、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的练习形式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意识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好的解决本课的技术难点。同时运用数拍子找节奏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进出绳时
机的有效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达成本课技能教学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3、身体素质练习,对于增强学生身体体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体育教学达到的目标之一。在准备部分安排了跑8字以及8字跳绳比赛进行热身练习,使本节课的热身充分、有趣,让学生迅速融入体育课中。4、注重过程性评价
,本课利用小组学习效果的检验作为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地提高。穿梭跳长绳单元教学计划(水平三五年级)单元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穿
梭跳长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动作。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以及时空感觉,控制节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教材穿梭跳长绳课时3课次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与学组织与方法过程评价第1课次1.运动能力:学习交替穿梭跳长绳技术,发展弹跳、灵敏
、协调和节奏感;2.健康行为:通过合作穿梭跳长绳与体能练习,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挑战自我的良好意志品质。跳长绳:交替穿梭跳长绳教学重点:摇跳配合,摇绳节奏稳定。教学难点:交替进、出绳时机。1、游戏热身2、教师讲解示范交
替穿梭跳长绳跑跳过绳技术,学生进行自我挑战3、小组讨论分工,找出进出绳成功的关键:时机合理,路线正确。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观察指导。5、小组合作展示,教师及时点评。6、学生合作互助,开拓创新。7、放松身心齐反馈1、比一比哪队跳的成功次数多2、看谁跑跳过程路线
正确,节奏稳。3交替穿梭跑跳过绳技术动作讨论。4、掌握交替穿梭跑跳过绳技术第2课次1.运动能力:学习穿梭跳长绳技术,发展弹跳、灵敏、协调和节奏感;2.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挑战自我的良好意志品质。跳长绳:穿梭跳长绳教学重点:两
人跑入时机合理,路线正确。教学难点:摇绳人和跳绳人配合,摇绳节奏稳定。1、游戏热身2、集体复习交替穿梭跑跳过绳技术。3、教师请学生配合,讲解并示范,穿梭跳长绳动作方法。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观察指导。5、小组合作展示,教师及时点评。6、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逐步掌握
主教材内容。7、放松身心齐反馈1、比一比哪队跳的成功次数多2、交替穿梭跑跳过绳技术动作讨论。3、穿梭跑跳过绳技术练习动作互评。4、掌握穿梭跳长绳第3课次1、学生熟练掌握穿梭跳长绳技术动作。2、通过考核,检查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穿梭
跳长绳能力。穿梭跳长绳考核教学重点:两人跑入时机合理,路线正确教学难点:摇跳配合,摇绳节奏稳定1、教师提出考核要求、讲解考核标准。2、集体进行穿梭跳长绳练习。3、教师提出“跳绳达人”考核的要求,学生根据自我能力选择合作伙伴。1
、分小组进行穿梭跳长绳考核,教师及时点评。2、集中讲解,小结穿梭跳长绳考核情况。1、考核要求讨论。2、穿梭跳长绳动作考核,过程评价,教师总结。单元学习评价1、知识:通过穿梭跳长绳的学习,能了解到弹跳、灵敏、
协调等身体素质的提高;掌握一些穿梭跳长绳的游戏方法;2、技能与体能:基本掌握穿梭跳长绳的技术动作;发展体能:合力举绳、海豚跳、原地高抬腿等3、学习行为和能力表现:能够主动参与穿梭跳长绳练习;关注自己跳绳的成绩,了解本单元的学习能力和问题;在练习或游戏中,
情绪饱满,自信心强,勇于克服困难;能够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一起参与练习或游戏。体操:穿梭跳长绳与发展体能课时计划学校:珠海市香洲区荣泰小学水平三:五年级课次:第1次课学生人数:40授课教师:江超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
:学习交替穿梭跳长绳技术,发展弹跳、灵敏、协调和节奏感;2.健康行为:通过合作穿梭跳长绳与体能练习,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挑战自我的良好意志品质。场地器材空地
一块短绳12根长绳8根学习内容1.交替穿梭跳长绳2.体能训练学习重点摇跳配合,摇绳节奏稳定学习难点交替进、出绳时机,路线正确教学过程准备部分:课堂常规→绕绳跑8字→8字跳绳基本部分:自主探究→讲解示范→集体练习→分层分组→合作互助→
体能课课练习结束部分:放松操→总结评价→下课结构目标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队形与要求强度准备部分6'1.明确任务聚精会神2.游戏热身预防损伤a.课堂常规2.热身活动a.跑8字b.挑战8字跳绳a.集合整队b.师生问好c
.布置任务d.提出要求2a.讲解示范b.提出要求c.组织练习d.语言引导a.互相礼貌问好b.明确课堂任务要求c.检查着装是否安全。2a.认真听讲b.遵守要求c.积极参与队形一:▲老师学生要求:快静齐队形二:
要求:路线正确小中1.自主体验初探究1.四人一组跳短绳,两人摇绳,两人轮流跳进、跳出。学生展示,并提出问题:a.在什么时机进出绳?b.如何统一摇绳节奏?1.a.安排任务b.组织练习c.提出问题1.a.认真听讲b.进行活动练习c.积极回答问题图示:要求:积极参与、注意安全中小′基本部分30
′′2.讲解示范建概念3.集体练习解重点4.分层分组突难点5.合作互助达目标2.交替穿梭跳长绳动作要领:两组学生分别站在摇绳者旁,轮流交替跑跳过绳,出绳后分别站立在对方组的队尾。3.a.摇跳配合数节拍b.数节拍找准时机进绳,完整动作练习4a.进出绳时机把
握不对:两人摇绳,跳绳人找准时机进出绳b.技术掌握较好:连续交替不间断跳5a.交替穿梭跳长绳比多:规定时间内,成功通过次多者为胜b.“穿梭跑跳接龙”2.a.请学生展示b.点评归纳c.讲解示范动作d.提炼口诀3a.讲解示范b.带领练习c.口令
提示d.启发教育4a.巡回观察b.分层分组c.帮助纠错d.引导评价5.a.讲解示范b.提出要求c.巡回观察2a.积极展示动作b.共同评价总结c.认真观看示范d.模仿动作技术3.a.认真观看示范b.小组进行练习c.互相认真观察d.积极参与练习4a.小组讨论
学习b.分组突难点c.互相认真观察d.认真合作练习5a.认真听讲观察b.合作积极练习c.小组团队挑战图示:要求:节奏慢,路线正确,轮流跑跳过绳图示:摇绳者:要求:积极参与练习图示:摇绳者:要求:节奏慢,进出绳时机合理图示:要求:积极参与大中大大教学反思:1、本次课是第一次课,在课堂中教师注重
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点拨,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发现、去感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2、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的练习形式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意识的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从而更好的解决本课的技术重点。3、身体素质练习,对于增强学生身体体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体育教学达到的目标之一。在准备部分利用绕绳跑8字和挑战8字跳绳比赛进行热身,使本节课的热身
充分、有趣,让学生迅速融入体育课中。4、注重过程性评价,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自评、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地提高。6.课课练习发展体能6a.合力举绳b.海豚跳c.原地高抬腿6a.讲解领做b.组织练习c.语言激励6a.积极参与b.相互鼓励c.快乐练习图示:
结束部分4'1.放松身心齐反馈a..放松活动b..师生互评。c..师生再见,收还器材。a.引导学生做放松练习。b.总结和引导学生相互评价c.宣布下课a.跟随老师进行方松b..认真评价c.收还器材图示:学生▲要求:认
真放松,参与评价小预计心率曲线全课练习密度55%-60%运动强度中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