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3.爬越60~80厘米高的物体与游戏(12课时)》教案5.doc,共(3)页,9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47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水平一)授课班级一年级总人数40人授课教师授课地点篮球场时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2、认知目标:了解跑动中连续通过障碍物的爬、跨、平衡等的方法,提高协调、灵敏等素质
;3、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爬越障碍的技术要领,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爬、跨、平衡等动作要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爬越30-50厘米高障碍物︱教学主题︱郊游的路上︱课的类型︱新授课重点手、脚的协调配合难点蹬、撑、跨动作连惯,落地要轻、稳教具篮球场
;大垫子15张;跳箱和木马4个;体操凳4张;小垫子4张;卡片4张;录音机1台;教学流程整队--课前常规--热身游戏—学习体会—学习新知—课课练--放松--小结教学方法语言法,直观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景导
入学习法等教学过程程序时间阶段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运动负荷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次数强度一导入新知10分钟1了解班级学生课前基本情况和身体状况;2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3克服心理,生理机能
惰性;4培养学生闪躲障碍物意识,调动学生课堂兴趣;1整队2师生问好3课前常规4、热身操,模仿动作“郊游的路上”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走在路上(走跑交替);(2)避开脚下的小草(行进间高抬腿);(3)跨过
小河(行进间压腿);(4)穿过小树林(曲线绕跑);(5)搬开挡路的石头(体转运动)(6)学风车转动(臂绕环);5、郊游中游戏“大网鱼”音乐《旗开得胜》:方法:以篮球场为鱼塘,选择一名同学作渔网,其余同学为鱼塘中的鱼儿,教师发令后,鱼儿在
鱼塘中四处游动,作渔网的同学开始进行追捕,被捉住的或离开篮球场的同学加入作为渔网,直至把鱼塘的鱼儿全部捕获为止。一、组织:************************○*二组织:三.要求:集合快,静,齐,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有纪律,注意安全。1组织上课,安排见习生;2宣布
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提醒注意安全;3原地转体练习;4情境导入学生模仿郊游路上进行热身活动;5讲解游戏规则,方法,要求;6组织学生进行游戏7小结游戏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伤病情况;2向教师问好;3认真听讲本
节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4发挥想象力,按要求进行模仿动作进行热身;5注意听讲游戏的规则,方法及要求;6积极参与游戏,注意安全;7听取教师游戏小结;1次小中2二学习与体验28分钟1、了解和掌握爬越30-50厘米高障碍
的技术要领,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2、培养终身体育,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以及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1、学习体会(郊游的路上通过障碍)音乐《我相信》:(1)穿过“隧道”;(2)跨过“矮墙”;(3)走过“独木桥”;2、学习新知(爬越30
-50厘米高的障碍):动作要领:双手扶障碍物,一脚蹬地,另一脚跨压,接着蹬地提拉,手脚协调,主意蹬、撑、跨动作连贯,脚落地轻,稳。专门性练习:(1)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行探讨一种或几种爬越50厘米高障碍物的
方法,示范评价;(2)上一步爬越障碍物(木马或跳箱)练习;3、巩固新知,“郊游中采运食物”游戏:音乐《我相信》: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每小组后面放一个空篮子;分别成一路纵队站于起跑线,教师发令后,迅速跑进,依次“穿过
隧道”-“跨过矮墙”-“爬过独木桥”-“爬越50厘米高的障碍”,然后从前面的水果篮中拿上一样食物;随后跑回本队伍后面把食物放到自己队伍的空篮子中;依次进行,直到前面水果篮的食物被采运完为止;以采运到食物多的队为胜队。4、课课练:(1
)立卧撑10次/人;(2)柔韧性拉伸;一、组织:************************○*二、要求:积极,认真,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1、通过“郊游的路上”引导,讲解和示范穿过“隧道”,跨过“矮
墙”,走过“独木桥”,巡回指导,纠正,帮助;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讨一种爬越障碍物(50厘米高垫子)的方法;3、讲解,示范爬越障碍的技术要领,易犯错误。4、组织学生进行专门性练习,教师组织,学生示范、评价,巡
回指导,纠正;5、鼓励学生积极为本小组队伍采摘食物游戏;6、开展课堂素质练习;1、开心,快乐地体会郊游路上的穿过“隧道”,跨过“矮墙”,走过“独木桥”的运动乐趣和技术动作;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思考爬越障碍
物的不同方法与技巧,积极表现自我,相互学习、评价;3、认真听讲和观看教师讲解和示范爬越障碍物的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念;4、积极参与专门性练习,愉快地进行游戏,注意安全;5、认真完成课堂的素质练习,相互帮助;1-2次中大中3三总结巩固2分钟1调
整情绪,恢复身体机能;2、提高教学质量;1、小结,评价2、师生道别一、组织:************************○*二要求:集合迅速,安静1、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价;2布置课后作业和收还器材;1、注意听讲教师的小结和评
价;2、向教师道别;3、帮忙收还器材;小运动负荷曲线练习密度:60%平均脉搏:110-130次/min脉搏强度指数:1.2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时间05101520253035404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