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与健康【通用版】五年级《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doc,共(3)页,1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44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少年拳第一套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发挥学生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主动参与、快乐、全面发展的目的。本课通过模仿、尝试、学练、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过程,让学生找到
成功和信心。二、学情分析本课为水平三课程,小学五年级学生一般为10-11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是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五年级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注意力能够集中、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自我评价意识方面也得到了发展。根据小学
五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和注意力较为增强的特点,本节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轻松愉快的掌握武术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最终让学生在体能、智能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三、教材分析本课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试图对武术和游戏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进,让学生在体能、智能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能够很好的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班学生,在四年级及上学期的课程当中,已经学习了武术基本功的基本动作,如懂得拳、
掌、勾的手型动作和弓步、马步、垫步等动作。根据《体育与健康》教材,本课选用了以少年拳为主的武术练习,通过简单的手型练习、步型组合练习,创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武术套路,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参与意识,逐步达到动作有力,节奏分明,动静
结合,形神兼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四、教学目标1、使90%的学生初步学习少年拳1——4动的动作要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2、锻炼学生的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质量,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
量、柔韧等素质,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3、加强学生间的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培养创新意识、民族自豪感和上进心。五、理论根据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学习武术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尚拳崇德的精神,学会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体育技能。小学
武术教学应以武术套路组合为主,通过学习和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强的健身性、教育性。通过武术教学,直接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正直善良、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五、重点、难点重点:套路动作协调、连贯、有力、形神兼备难点:弓步、马步动作规范。六、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学生成四列横队,师生问好,教师引入情景带入主题当中。(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尚武崇德的优秀品质。)2、队列练习:根据本课内容,进行反口令队列练习。锻炼学生反应能力。
二、准备部分1、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结合年龄特点,自编了一套搏击操:《重拳出击》,达到热身目的。2、柔韧练习:练习原地压腿和弓步动作以及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动作,拉伸学生腿部柔韧。三、主体部分1、教师讲解并示范少年拳第一套(1-4)动2、教师做镜面与背面及侧面教学。3、教师做分解动作4、
学生利用平板观看少年拳第一套的动作视频,并模仿练习4、要求学生模仿并记住动作名称。5、教学喊口令练习。6、讲解行进间分组练习要求。7、教师组织学优生进行个人展示,同时教师讲解归纳学生出现的问题。8、教师组织学生
延伸创新练习,分组讨论马步横打后面的动作,并派代表进行演示。9、点评、互评。四、结束部分1、放松:明目静心,修身养性。2、小结3、收拾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