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5《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11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3.957 KB
  • 2023-0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5《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5《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5《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5《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docx,共(7)页,43.95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8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科学课程标准》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一、学情分析:把物品放到水里会出现沉浮、溶解现象,对于学

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其往往会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所以本课非常值得学生研究。二、教学理念及思路: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

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学生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

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三、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很多,但是多数学生没有溶解的概念,对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了解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建立“溶解”概念,知道有些

物质会在水中溶解,有些却很难溶解。然后,通过对溶解过程的深入观察,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的特点。最后,通过交流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溶解知识的重要性。本课的科学实践是“把它们放进水里会怎样”,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溶解”的概念,认识溶解现象的特点。本课可按照四个环节来组织教

学:第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把白砂糖、果珍橙粉、食盐、沙子和食用油等5种物质分别放入少量水中并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分类。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观察果珍橙粉在水中溶解过程,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认识溶解现象的特点。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往一定量的水里不断加盐,观察

食盐不能继续溶解的状态,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有限度的。最后是拓展与应用环节,一是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感受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二是开展课外实验研究,让学生在家中做“把盐找回来”的实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现象

的兴趣。四、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会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2、知道溶解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3、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溶解或不溶解的现象。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盐在一定量水里的溶解限度。5、乐于探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体验探究溶解

现象的乐趣。五、教学重点:通过教学知道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六、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全班分成六组,每组5个烧杯,5把小

勺,少量的白砂糖、果珍橙粉、食盐、沙子和食用油,1根筷子。2.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二)学生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铅笔。七、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播放《驴子过河》动画,学生边看边思考,“过了河后,小毛驴为什么会感到轻松?”看完动画片后,学

生谈感想。提出课题《把它们放进水里》。【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片,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感知溶解现象,为建立溶解概念做好准备。(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1、实验观察把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1)介绍实验材料,烧杯、(大屏幕显示),白砂糖,果珍橙

粉、食盐、沙子、食用油。(2)猜测它们在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3)同学们猜一猜把这些实验物质分别放进水里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一)教师指导学生把几种实验物质(少量)放入水中并轻轻搅拌,观察停止搅拌待液体静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分组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和展示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发现有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通过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科学证据的能力。2、观察果珍橙粉在水中溶解过程。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

以发现白砂糖、果珍橙粉、食盐放在水中不见了,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仔细观察。我们用果珍橙粉来观察物质在水中是怎样不见的?(1)教师演示,提醒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果珍橙粉在水中溶解的过程。(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学生汇报实验情

况。(4)总结:果珍橙粉放进水里后,会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我们肉眼看不见果珍橙粉颗粒,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果珍橙粉的颗粒在水中变小的过程。通过观察、科学实践、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3、

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现象。(1)教师提出问题:假如我们不断地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盐能一直溶解吗?学生猜测。(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4)学生汇报实验情况。(5)总结:盐在水中溶解是有限度的,并不能一直溶解。(三

)拓展与应用: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哪些溶解现象?2、课后实验:把盐找回来。我们在一杯不能继续溶解的盐水中放一根筷子,第二天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大家课后动手试一试吧。3、解释动画片中“小毛驴过了河后感觉很轻松”现象。【设计意图】小学科学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

观察和研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本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课内研究延伸到课外探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八、板书:5、把它们放进水里白砂糖九、教学反思: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我感觉收获是丰厚的,体会很深。一、本次

教学活动我在课堂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物质的溶解现象”来开展,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践,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2、本课教学不是立足于为学生建构一个“

溶解”的概念,而是为学生呈现一些真实的科学现象。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食盐在水中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但对于“溶解”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太了解,所以课堂上,设计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果珍橙粉在水中

的变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观察果珍橙粉微粒在变化过程,深刻理解溶解现象。3、整个课堂首尾环节呼应,教学流程比较清晰,细节方面比较到位。二、本节课在教学组织方面和一些教学环节上感觉还有一些欠缺:1、前二个教学环节在教材处理上还有待研究,怎样才能恰当地预设?2、各个教学

环节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3、本课实验器材多,在学生做实验时材料的发放和回收怎样处理恰当?4、低年级科学课教法和学法的研究非常肤浅,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会出现无序状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