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红蜻蜓》教学设计2.docx,共(2)页,16.71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9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曲《红蜻蜓》教学目标1.两声部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2.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教学设计创设情境1、教师谈话:每个人都有童年,或是幸福的、或是快乐的、或是难忘的、或是忧伤的……,有时只是一件小事或一
首歌就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2、童年时多姿多彩的,一首歌将我们带回了难忘的童年,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寻找童年。(出示孩子捉蜻蜓的画面)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捉过蜻蜓的同学请举手。任务一歌曲新授1初步
感受歌曲。边听边想:歌曲是什么情绪的?这样优美抒情的旋律回忆起什么趣事?(捉蜻蜓、采桑果)2、介绍歌曲。(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3、再次聆听,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那用手势怎么表示呢?4、学唱歌曲任务二学习歌词。4.学习第二声部曲
谱。(《红蜻蜓》第二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3)分小组唱曲谱。5.合唱曲谱。(1)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2)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3)两个组互换声部练习。6.合唱歌词。(1)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
歌词。(2)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任务三表现歌曲1.注意气息的运用。歌曲《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2)
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2.注意节拍。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
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3.完整演唱歌曲。(《红蜻蜓》伴奏)教师钢琴
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1)轻声演唱。(2)气息悠长。(3)注意力度的变化。检测导语带着我们对童年时令人神往的回忆,优美的旋律刻画出儿童天真无暇的美好心灵。让我们唱着《红蜻蜓》一起去放飞自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