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四上《听:丰收歌 喜洋洋》教学设计2.docx,共(3)页,23.60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0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喜洋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听辨分析出乐曲段落,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不同段落情绪特点的感受。(2)、感受快乐,并体验与同伴进行乐曲的节奏创编等合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喜洋洋》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听辨乐曲段落。教学教学难点:创编打击乐器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与合作能力。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纱巾、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气氛。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
音乐,听完告诉大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音乐让你们想起什么样的画面?生:高兴的、欢快的、喜悦的······(过年、节日)【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音乐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二、听赏
民乐合奏《喜洋洋》。1、整体听赏,感受情绪师:同学们想到都是些热闹喜庆的场景。是的,在这些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载歌载舞,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与欢乐。这就是我国民乐的一代宗师刘明源先生创作的民乐合奏曲《喜洋洋》。2、揭题:《喜洋洋》(民乐合奏)刘明源曲3、分段欣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明源先生的《喜洋洋》。主题一:(1)师:我们来仔细听一段音乐,思考问题: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下面我们就请出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展现我的内心的热情。A、出示图谱。B、第一遍:跟老师模仿鼓的节奏。C、第二遍:拿出
鼓一起演奏。(第一组拿出鼓,其他小朋友敲击板凳)D、第三遍:跟老师用双响筒为乐曲伴奏。(第二组拿出双响筒)E、第四遍:鼓和双响筒的合奏。主题二:1、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与刚才听到的音乐对比一下,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第一段旋律欢快活泼,热情洋溢
;第二乐段旋律舒展流畅,非常抒情。)2、乐曲有哪些乐器主奏的?出示图片:竹笛、板胡、二胡3、认识板胡。师:二胡,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比较熟悉,对板胡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板胡。板胡的基本结构与二胡相同,都属于拉弦乐器。但是,板胡的整个体积要小些,由于琴筒的构造不同,所以它们发出的
声音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仔细听一听。(分别播放二胡与板胡的声音。让学生分辨。)小结:二胡的音色接近人声,比较委婉含蓄,往往能把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板胡的音色高亢明亮,适合演奏一些喜庆的曲子。【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二胡与板胡的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4、自主创编主题二的节奏师:现在老师给你
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为主题二的乐曲创编节奏,你们敢挑战吗?如果让你来为这段乐曲创编打击乐器伴奏,你想选择什么乐器?你还能设计出怎样的节奏?【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创作。主题一的练习为主题二已
经做了铺垫,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既是对主题一的继续,又给学生增设了的创作空间。这对学生的设计无疑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培养了学生音乐创作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a、分小组讨论。教师播放主题二音乐,学生小组进行讨论。b、学生上台,在白板上写出自己设计的节奏c、汇报表演。第一遍
:碰铃和三角铁。第二遍:用纱巾表现音乐。第三部分分析乐曲结构1、师:请同学们完整欣赏乐曲,想一想,第三部分重复了哪段旋律?2、出示结构:ABA三、综合表现乐曲A段:鼓+双响筒B段:三角铁+纱巾A段鼓+双响筒四、课堂
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我们在音乐大师刘明源的《喜洋洋》中回味了幸福快乐的时光,还自己进行创编节奏,勇敢地进行了合奏的尝试。你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非常满意!希望音乐永远与我们相伴,快乐伴我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