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一年级下册《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领唱与齐唱)劳动最光荣(童声独唱) 铁匠波尔卡(管弦乐)》教学设计4.docx,共(4)页,27.9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3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用体验、合作、模仿动作等方式使学生
感知音乐主题旋律以及表现乐曲欢快、活泼、热烈的主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轻巧、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主题旋律、能用打击乐器模仿乐曲《铁匠波尔卡》的打铁声并了解波尔卡,学一学简单波尔卡。教学重难点:1.采用不同形式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表现乐曲欢快
、活泼、热烈的主题。2.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并能模唱。3.能用打击乐器模仿乐曲《铁匠波尔卡》的打铁声,表现乐曲欢快、活泼、热烈的主题。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节奏游戏吧!张老师先来示范拍一条节奏,你们
仔细看哦!老师每数一个数字的时候拍了几次?(两次)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手放在小腿上,1234再来一次,1234下面继续看张老师往下接手上多了什么动作(击掌的动作),123搭4。这就是刚刚张老师拍的那条节奏!现在我们连起来拍一下有几个同学的声音特别大,张老师要跟他们合
作一下,说到3搭4的时候,我们相互击掌。生跟师律动。二、第一段教授:下面我们加上音乐试试看!那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合作呢?请你们两个两个面对面坐!生跟音乐律动(生生律动)同学们配合的真有默契呀!(听了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很兴奋,(有点热血沸腾)很开心师:音乐中的这条旋
律出现了几次?生:4次。师:我们跟着钢琴用la来哼唱这段旋律。(生用la模唱这段旋律,师弹琴)现在我们一边用LA唱一边跟着音乐动起来。(生生合作拍)跟着音乐师:同学们配合的真好!张老师为了奖励你们,来给你们讲一个小
故事吧!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课件说明:出示课件中老铁匠和小铁匠的图片)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和小铁匠打铁的手艺非常了得,小镇上生活的所有人家使用的铁制品都是他们亲手打造的,那他们是用什么工具来打铁的?生:锤子。师:哦!他们是
用锤子,有节奏的在敲打铁块儿。他们敲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叮当叮当)跟着钢琴把叮当叮当的拟声词加进去。唱的真不错!三、加入打击乐器合作每天清晨,只要老铁匠的指挥棒大锤子轻轻一敲,小铁匠们就用他们的小锤子敲起欢快的节奏。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啊,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动吧!把击掌的东西改成
拍手的动作可以吗!哇!这都难不倒你们!下面张老师要加大难度啦,你们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三角铁和碰铃)为了使这段音乐表现得更生动呢,我们要用三角铁和碰铃来伴奏,来表现锤子叮当叮当的音色!(生教
授节奏)(三角铁的节奏和我们刚刚合作的节奏是不是一样的呀是的)张老师来示范敲三角铁,同学们你们用动作来表示三角铁的节奏吧!接下来我们来看碰铃的节奏(一小节敲一下)张老师来敲碰铃,你们用拍手表现碰铃的节奏!下面我请同学到上面来表演。(分组表现)小朋友们表现的真
棒!刚才我们和铁匠们一起打铁,叮叮当当的声音可真热闹!我们再来听一听下面的音乐中铁匠们在干什么?(课件说明:课件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四、第二段教授:生:在烧铁师:噢!他们在烧铁,说得非常好!你们看!铁匠烧铁离
不开一个重要的工具。生:火炉师:对了!铁匠烧铁需要火炉的帮忙。在过去,因为当时技术还不够发达,他们就靠拉风箱使火越烧越旺。这段音乐中,我们就来帮助他们一起拉风箱,让他的火苗越烧越旺吧。师生随音乐一起表演“拉风箱”。师:同学们的风箱拉的很带劲,火
已经烧的很旺了,铁匠们除了在拉风箱,你们还听到什么声音呢?(播放打铁的音乐)生:咚咚,打铁的声音(大锤子)师:听到了大锤子打铁的声音!我们再来听一次,听听大锤子的声音出现了几次?(6次)同学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动作呢?跟着音乐把这一段大锤子打铁表
演一下吧!并把咚的声音喊出来!我们加上前面的拉风箱把这段完整地表演出来吧?(边听边随音乐的节奏做打铁的动作)听了这段音乐你们觉得跟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第一段小锤子打铁比较轻巧的感觉,第二段感觉铁匠
们干活干的很累很辛苦)五、波尔卡教授:师:恩,的确是的!但是他们不怕辛苦,反而一边劳动一边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着张老师来学一学呢?全体起立(双手叉腰先看张老师做一遍,脚尖点地,从后面移到旁边,换一只脚,同样脚尖点地从后面移到旁边)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试着来做一
下呢!跳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加上手拉风箱的动作,加速度来一遍)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等到锤子的声音出来后我们就做锤子的动作。做的真好!六、加入打击乐器合作:张老师为了让气氛更加热烈,看,张老师用鼓来表
现这一段的节奏,来表现大锤子的音色!我们一起把鼓的节奏念一念,张老师把这条节奏加入到音乐中,看看出现了几次?下面就是大锤子的声音了!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敲鼓,(下面的同学全体起立,我们一边劳作一边跳起欢快的舞蹈!我们班的小铁匠表现的真出色!一边劳动一边欢快的舞蹈,越干越起劲,
越干越热情。七、第三段教授:我们刚刚听了A段,小锤子轻快打铁的干活场景,又听了B段,铁匠们拉风箱烧铁并用大锤子铸铁的快乐似舞蹈的场景,那我们现在再来听第三段音乐,这段音乐熟悉吗?和前面的A段和B段哪段相似啊?(A段)那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
?结尾是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劳作发出的声音,我们把这一段称为A’段。八、加入打击乐器合作:我们用这三种打击乐器给不一样的结尾段伴奏吧!(分别把这三条节奏打出来,我们在敲碰铃的节奏时,(这里的空拍可以在心里默念三角铁的叮叮叮叮的声音,这样就不容易搞错了。)然后请同学们上来敲击打击乐器)下面
的同学们请你们选择一种喜欢的打击乐器节奏和他们一起拍.九、介绍《铁匠波尔卡》:师:这首乐曲是由清晨老铁匠的指挥作为引子部分,然后铁匠们用小锤子劳作的A段,之后铁匠们边拉风箱边舞蹈并打铁的B段旋律,最后又回到小铁锤轻快打
铁,以大小铁锤一起劳作的声音结尾。这首乐曲使我们的小朋友非常的兴奋开心快乐。张老师想问问你们曲中的铁匠们是怎样的人啊!(是非常勤劳的人和不怕辛苦的人,不怕辛苦,在劳动中找到了快乐)这首乐曲名字叫《铁匠波尔卡
》,是奥地利的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所管弦乐曲,那什么是波尔卡呢?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后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就像我们刚刚在B段一边拉风箱
一边跳起欢快的舞一样。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师:接下来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欣赏的同时把我们的动作及舞蹈加进去可以吗?表现的实在是太完美了!同学们不仅节奏感强,而且表现力非常丰富多彩!张老师从你们的表现中体会到了铁匠们劳动的快乐!十、拓展总结:师:除了铁匠波尔卡呢,音乐家们还创作了其他的波尔卡
乐曲,比如:闲聊波尔卡、单簧管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等等,他们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声音来写成美妙的音乐,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你们表演一下。(老师表演敲水杯音乐《小星星》)你们
也赶快利用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妙的声音吧!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