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听:情系江淮 花鼓》教学设计2.doc,共(5)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1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花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哼唱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结构;2、能从乐曲中感受音乐情绪,体验音乐的乐趣;3、通过欣赏钢琴独奏,领略到民族音乐文化差异和风采。教材分析:钢琴独奏《花鼓》是一首旋律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活泼,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鲜明民族风格
的乐曲,反映了欢乐的歌舞场面和愉悦的心情。乐曲以锣鼓的节奏音型贯穿全曲。第一主题取材于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第二主题引用了《茉莉花》的音调素材。在最后的高潮部分,第一主题在低音区出现,高音区则是第二主题华彩性装饰伴奏,展现出热烈欢腾的场景。设计思路:先熟悉安徽民歌《凤阳
花鼓》,听辨、发现与《花鼓》主题一的关系。进一步关注鲜明的锣鼓节奏和《茉莉花》音调素材的运用,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方式,感受、体验作品结构、旋律、情绪方面的特点。重点与难点:能为乐曲分段并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并领略
民族音乐文化与风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民歌,听听是哪首?(播放安徽民歌《凤阳花鼓》)2、出示《凤阳花鼓》歌谱,跟音乐唱一遍,回顾歌曲。3、歌中唱到一种乐器:花鼓。出示花鼓图片,简介花鼓和花鼓舞的历史由来。4
、欣赏花鼓舞表演。(播放《凤阳花鼓》视频)5、出示节奏,模仿敲花鼓。2/4X—|Xx||⑴老师示范敲两遍,一遍在左,一遍在右;⑵学生敲,提示强弱,第二拍要弱下去;⑶放《凤阳花鼓》伴奏音乐,跟着音乐模仿花鼓敲节奏。6、介绍一位作
者:瞿维。三、乐曲教学1、听听瞿维的作品《花鼓》片段,提问:由什么乐器演奏?有没有熟悉的旋律?(钢琴;取材于《凤阳花鼓》)【板书:《花鼓》】2、出示主题一曲谱,放一遍音乐,提示学生在心里默唱曲谱。3、跟钢琴唱一遍曲谱。4、为主题一加上歌词,尝试唱一遍,最后一行音乐加上刚才模拟敲花鼓
的节奏,跟着音乐一起敲。5、跟着钢琴再唱一遍,提示最后弱下来。6、欣赏乐曲第一部分,(老师跟着音乐在黑板上画出图谱A)提问:主题一在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第一部分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出现2次;活泼欢腾的)7、再听一遍第一部分,提问:主题一出现的两次分别在钢琴的高音区还是低音区?(第一次在高音区
,第二次在低音区)8、唱一遍第一部分,女生唱高音区主题一,男生唱低音区主题一。9、完整聆听《花鼓》,要求:听到熟悉的部分起立,听到不熟的部分坐下。10、欣赏过后,说说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部分,第一第三段站,第二段坐)【板书: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1、欣赏乐
曲不熟悉的部分:主题二,提问:主题二藏着另一首民歌,听听是哪首?(江苏民歌《茉莉花》)12、出示乐谱,把相似的音单独挑出来,重新组合成《茉莉花》,分别唱唱。1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边欣赏边摇摆做律动感受音乐。(老师跟着音乐在黑板上画出图谱
B)提问:第二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请给这部分音乐设计一些舞蹈动作好吗?(柔和、舒缓、抒情)14、欣赏乐曲第三部分,这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老师跟着音乐在黑板上画出图谱A’)提问:主题一在第三部分出现了几次?主题一分别出现在什么音区?(出现了2次,分别在低音区
、高音区)15、第三部分是复调,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交替出现,乐曲是三段体结构,则为A+B+A’。【板书:A+B+A’】16、完整听钢琴曲《花鼓》,提问:乐曲除了ABA’,还有哪些部分?(A之前、AB之间、A’之后)17、出示乐曲完整结构:引子+A+连接+B+A’+尾声【板书:引子+A+连接+
B+A’+尾声】18、分别听引子、连接、尾声部分,在这三处加上简单的敲鼓动作。(老师跟着音乐分别画出图谱“引子”“连接”“尾声”)19、完整聆听《花鼓》,加上歌唱和敲鼓动作的表演。四、拓展欣赏观看视频《新编摇滚版凤阳花鼓》
,感受不一样的音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