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唱:七子之歌—澳门 爱的人间》教学设计3.doc,共(2)页,10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0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五班级:3人数:46课题:《七子之歌-澳门》学科:音乐日期:2017-11-15一、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七子之歌-澳门》及二声部演唱,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2.能发现并运用歌曲特点(二声部合唱、乐段对比、弱起、休止符
)表现歌曲的情感。3.通过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激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二、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作比喻,深情讴歌了澳门人民期盼回归祖国的赤子之心。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第1-9小节)四个乐句的旋
律比较平稳,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真诚倾诉。第二乐段(第10小节起)的一、二乐句,弱起节奏、六度大跳音程、高音区的回旋旋律、二声部合唱的运用,把内心压抑已久的急切期盼之情用音乐的形式“呐喊”出来,让声音、情绪更加丰富、饱满。第三乐句中两次旋律下行的运
用,则再次表现了期盼回归的急切心情,四分休止符的运用,更是在酝酿感情,对母亲发出深情的呼唤。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对音乐学科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几年合唱教学的强化,他们已
具有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自信心也比较强。学唱这首歌曲不会有很大的难度,重点是引导学生加强情感的体验,用舒展、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激发对祖国、对家园的热爱之情。二声部合唱是个难点,在学习中要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通过多种方式让学
生体验合唱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感知合唱的魅力,表现歌曲的情感。重点难点学会演唱《七子之歌-澳门》及二声部演唱,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能发现并运用歌曲特点表现歌曲的情感。课时安排共(1)课时,第(1)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常规积累1.师生问好2.二声部卡农练习师生问好练习二声部使声音进入歌唱的状态。开放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叫《七子之歌-澳门》(出示词谱),我们先来听赏一下,然后说说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播放课件)2.这首歌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温暖的
怀抱作比喻,深情讴歌了澳门人民期盼回归祖国的赤子之心。下面我们带着这份情感来学唱这首歌。1.听赏歌曲,交流感受(1)演唱形式、情绪、歌词、休止符、弱起等。(2)词曲作者:闻一多、李海鹰(3)历史背景:通过听赏、交流,了解歌曲
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爱国情怀。核心过程推进一、学唱歌曲1.学唱歌谱(1)跟琴整体哼唱歌谱(2)听琴学唱歌谱,两小节一唱。(3)跟琴完整唱歌谱。2.填唱歌词1.跟琴哼唱,学唱歌谱唱准休止符、弱起、高音到位和同音切分。2.跟琴自己演唱歌词通过学唱歌
曲,唱准休止符、弱起、高音到位和同音切分,提升学生的歌唱(1)跟琴填词演唱。唱准休止符、弱起、高音到位和同音切分。能力。二、表现歌曲1.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能表现怎样的情绪呢?(1)前后两个乐段力度的对比,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2)
休止符、弱起,酝酿情感、把音乐推向高潮、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期盼回归。2.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前后两个乐段力度不同;(2)休止符;(3)弱起。2.声音处理(音色、力度处理)、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分析,发现其特点
,增加对歌曲的理解,提升对歌曲的表现力。三、二声部合唱1.教唱第二声部歌谱。2.组织分声部演唱歌谱。3.教唱第二声部歌词。4.组织分声部演唱歌词。5.完整的演唱歌曲。6.加入了二声部和前面没有加有什么不同?1.视唱第二声部歌谱。2.师生、生生合
作分声部演唱歌谱。3.视唱第二声部歌词。4.生生合作分声部演唱歌词。5.填词完整演唱表现歌曲的情感。6.更能表达对回归的期盼。通过二声部合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歌曲的表现力。拓展延伸1.1
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七子之歌-澳门》被确定为澳门回归主题曲。最后,我们观看《七子之歌-澳门》视频。2.观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1.观看视频。2.交流感受。演唱形式丰富、合唱的艺术性更强。通过欣赏,拓展学
生视野,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板书设计反思重建教学资源《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
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