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课《聆听 小宝宝睡着了》教案4.docx,共(5)页,23.17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0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宝宝睡着了》教学目标: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2、能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模仿,体验音强弱。教材分析:《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
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的情景。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师:晚上会出现什么在我们的夜空的呀?同学们?生:星星月亮师:那通常看到星星,月亮的时候我们会干
什么呀?生:睡觉师:非常好,那你喜不喜欢静静的夜啊?生:喜欢。2、出示有关“静静的夜晚”的图片或课件,放《小宝宝睡着了》的音乐,师做肢体动作,跟着音乐唱。师:猜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生:小宝宝。师:是谁唱给小宝宝听的?生:妈妈。师:对,你们可真聪明。这是妈妈哄小宝
宝入睡时的摇篮曲,它有非常好听的名字——《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为什么听着这首歌就会睡着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设计意图】:上课让学生自己营造静静的夜晚的氛围,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歌曲的情调,通过老师的唱
、肢体动作,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激发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二、寓教于乐1、聆听体验,熟悉歌曲旋律师:妈妈是用什么魔力使小宝宝这么快就入睡了呢?现在仔细听老师唱《小宝宝睡着了》,看看你从中得出妈妈的什么魔力?
师以“欢快”的调子唱《小宝宝睡着了》,让学生评议。生:心情太开心了,小宝宝会很高兴很难入睡,应该用比较慢的速度来唱这首歌。师:你可真是为小发现家!下面咱们听听录音,从中你还能得到妈妈的什么魔力?(师放磁带《小宝宝睡着了》)学生们总结“魔力”:慢,甜美,美丽,
温柔,平稳,连贯……师鼓励学生。【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在聆听中发现旋律特点,着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熟悉歌曲旋律做准备,表
现歌曲声音的轻柔(弱)来做铺垫练习。2、感受摇篮曲的摇荡感师:小宝宝的摇篮见过吗?怎样可以摆成一个摇篮呢?摇篮是怎么摆动的?怎样摇可以让宝宝感到舒服呢?使劲摇行吗?为什么呢?(宝宝会头晕的)哪应该怎么样做呢?同学们面对面
做好,双手拉起来,慢慢地、轻轻地摇一摇,摇的同时用“呣”给小宝宝唱摇篮曲,看看哪一组摇得最舒服。(生边摇边用“呣”跟随老师哼唱摇篮曲)师:同学们摇得都很舒服,老师也想变成小宝宝躺进摇篮里。【设计意图】本环节
注重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到摇篮曲的特点,让他们身心投入到摇篮曲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创设情境以不同的力度对比恰当的体会歌曲情感。3、演唱歌曲,体验音乐1)过渡语:妈妈在摇篮边摇啊摇,摇啊摇,小宝宝睡着了
。他梦到了自己将要到神奇的童话王国,半路中仙女姐姐出现了,她伸手一指,把摇篮变成了小船,用手一捏,变成了航行路线(出示三天航行路线:起伏很大的波浪线、断开的直线、平缓的波浪线)。现在我考考你们,想一想:哪条路线是妈妈的歌声变化形成的,说出为什么?生:第一条
起伏太大,小宝宝睡不着;第二条断开了,不连贯;第三条既平稳又连贯,很温柔,是妈妈的声音变化形成的。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回答得很精彩。2)划旋律线师:仙女姐姐请你去划船,一起去童话王国,现在伸出你的小
指头当指挥棒,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去划航行路线吧。一边摇一边用“U”哼唱摇篮曲生:全体起立,伸出小指头,用“U”哼唱旋律,画着旋律线唱。师:同学们划得很稳,顺利地到达了童话王国。3)熟悉歌词师:妈妈真了不起,能够用歌声让宝宝进入童话王国,
但妈妈唱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读读歌词吧(出示带有歌词的挂图或课件:小宝宝—,睡在摇篮微微笑—。摇篮像支船—,妈妈轻轻摇—。摇呀摇呀摇—,一摇一摇睡着了————。)生:读歌词。师:同学们发现了哪个音最长?(生:了)一共有几拍?(4拍
)再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要把“了”读得长点,并且声音越来越小。生:读最后一句歌词,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好“了”。4)让我们合着音乐伴奏,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请学生带上自己的表演读(轻轻地摇晃身体)。5)学生合着电子琴学唱歌曲,老师特别
指导好“摇呀摇呀摇”中最后一个“摇”声调要高上去;唱“了”的时候要慢慢地收回来,声音越来越小;整首歌要以轻、柔的调子去唱。【设计意图】通过童话故事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学唱歌曲的欲望,继而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学唱歌曲,从简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其中有动作表演
,让孩子们经常动一动,有利于下面的学习。三、创造表现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1)齐唱歌曲全体起立,现在咱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像妈妈的声音一样爱唱这首歌,要用轻、柔、美的声音把小宝宝哄入睡(师弹琴,生边做动作边跟唱歌曲)。2)个性展示咱们总共学了几句歌词啊?(三句)你
最喜欢歌曲的哪一句呢?站起来展示一下吧。生:“我喜欢‘小宝宝睡在摇篮微微笑’小宝宝的笑很甜很可爱;我喜欢最后一句‘一摇一摇睡着了’宝宝听了好听的歌所以睡着了……2、表演展示,交流评价XX同学的旋律唱得很准确,谁能给她一个好的
建议,怎样可以使她的歌声更好听了呢?XX同学唱得真好听,她的表情很美,微笑着,就像妈妈的笑脸一样,非常有感情的唱出了妈妈对宝宝深深的爱,我们要象她学习,一起来跟她来演唱。3)以多种形式演唱小组唱、男女生分唱、接唱。4)模仿表演师:同学们的声音可真美啊。老师这里有个洋娃
娃,咱们模仿妈妈的样子,做一次好妈妈,为她唱一支甜甜的摇篮曲,比一比,看谁的声音最甜美。生:模仿妈妈的动作,数名学生上讲台抱着洋娃娃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下面的同学也跟着模仿。【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共
同评价,在展示中褒扬自己,在评价中提升自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艺术的能力。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1)启发性谈话是谁给了我们生命?(妈妈)是的,妈妈
不光给了我们生命,还教会我们说话、走路、辅导我们学习,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让我们一起说一声(出示“妈妈,我爱您!”的横幅或课件,生齐读)“妈妈,我爱您!”2)升华感情(出示妈妈在睡觉的图片或课件)孩子们看,妈妈躺在那里睡着了,让我们为妈妈唱支摇篮曲吧(出示歌词“好妈妈—,
睡在摇篮微微笑—。摇篮像支船—,我来轻轻摇—。摇呀摇呀摇—,一摇一摇睡着了————”)生全体起立,伴着老师的音乐及歌声齐唱献给妈妈的歌。【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孩子们收到启示: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用丰富的情感表达对妈妈的一片深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音乐
感受力,从而拓展学生视野,深化歌曲主题。四、完美结课师:“看,我们的星空多么美丽,让我们共同祝愿全天下的妈妈(师生齐声呼喊):永远年轻,天天快乐----!”师:“同学们,下课的铃声敲响了,最后让我们集合在一起,站在星空下再次唱响《小宝宝睡着了》这
首歌,永远铭记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下课,师生再见!【设计意图】这样结课,紧扣歌曲的主题。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之中,融入到音乐美的感受之中。最后,学生带着满怀喜悦、满怀收获的愉悦心情,离开教室。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满足而又留连忘返、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