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

DOC
  • 阅读 9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49.000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437.doc,共(9)页,24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3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9《闪烁的小星星》——小学音乐一年级(下)第五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闪烁的小星星》学科音乐学段1—2年级年级一相关内容核心内容: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演唱本领域相关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他领域相关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

创、创作实践、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教材名称: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五线谱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月是否已实施是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指导思想根据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授课班级已有能力,结合小学音乐第二册

教材第五课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1.2理论依据本课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领域的相关建议,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演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综合性艺术

表演能力,以及对节奏、节拍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基于以上原则,设计了《闪烁的小星星》一课,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会用打节奏和打节拍的方式为歌曲伴奏。2/9二、教学

背景分析2.1课程内容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2/4拍的法国民歌,C大调,单乐段,歌曲在世界各地传唱颇为广泛。如谱例1:谱例1全曲音域在c1—a1之间,仅有六度,使用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的节奏进行创作,适中的音域、简单的节奏、欢快的情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进行学习。第一乐句的旋律由C大调do开始,以上行五度的音衔接发展,后采用二度上行级进发展到a1音,后又用下行二度的方式落在二分音符g1音上,继而用下行的手法由f1—c1,表现了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动态景象以及静谧、欢乐的音乐

情绪。2.2学生情况分析2.2.1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分析本班学生能够独立看懂谱面上的拍号和反复记号,清楚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和强弱规律,也能熟练地背诵“五线谱小歌谣”,并已经认识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清楚它们各自的时值,能够拍打由这两种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同时,本班学生也认识三角铁

和串铃这两种打击乐器,并会演奏。3/92.2.2学生已有欣赏能力分析音乐表现要素的听辨:本班学生在聆听歌曲时,都能较准确地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音乐情绪情感的听辨:本班学生能在听辨歌曲后说出节拍的特点。音乐听觉思维能力:本班学生能在听完歌曲后,准确地说出乐曲的情绪和情感。2.2

.3学生已有表现能力分析演唱方面:本班学生能够听唱简单的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参与齐唱。综合性艺术表演方面:本班学生在会唱歌曲后,能够积极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配合歌曲、乐曲做动作,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识读乐

谱方面:本班学生能够结合“五线谱小歌谣”,识读一些C大调的简单的乐谱,并能在聆听钢琴后,轻声地唱出。2.3教学方式与手段引导参与,体验感受;自主学习,学会聆听;师生互动,共同体验;生生合作,配合表演。2.4技术准备制作PPT课件;运用“西贝柳斯”打

谱软件制作电子谱;用“GoldWave软件”增加音频的音量。2.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序号状况问题对策1虽然认识二分音符,但有时无法在歌唱中唱准时值。唱到二分音符的时候总爱拖拍子,无法准确地表现音乐。在初唱二分音

符的时候,引导学生分别左右摆头,来辅助歌唱,熟练后该动作则可省略。4/92歌唱时,一些同学习惯喊唱,尤其是对于一些熟悉的歌曲和旋律。不能很好地表现歌曲及其情绪。在学生能够唱准音高的前提下,适当地讲解歌曲的情

绪和情感,为学生营造一种意境,启发他们的想象。3对于简单易学的歌曲,一些同学习惯越唱越快。唱歌时节奏的不准确,与伴奏成为“两张皮”。引导学生听着唱,在心里面打着拍子,保证自己的声音永远和伴奏一致。三、教学目标3.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喜

欢歌曲《闪烁的小星星》,乐于用轻快、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并乐于参加综合性艺术表演。3.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体验、模仿、比较、合作、综合等方法;2.学生先聆听歌曲,体会、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节拍特点

;3.学生通过自主性地识读乐谱,听着钢琴模唱出音高,并用轻快的声音演唱全曲;4.学生在集体的表演过程中,不仅能体会音乐带来的欢乐,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了解、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3.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轻快、自然

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2.在演唱时,能用肢体动作准确地表现歌曲的节奏和节拍。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教学重点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4.2教学难点5/9准确地用打节奏和打节拍的方式配合歌曲的演唱。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所需时间导入用口风琴弹奏乐

曲《闪烁的小星星》,请学生进入情境,并思考乐曲的名字。仔细聆听口风琴演奏《闪烁的小星星》,听后说出乐曲名字。通过用口风琴这种乐器演奏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还使学生进入了情境,同时也导入了新课。1分钟新授

内容师说:这是一首法国的民歌,名字叫做《闪烁的小星星》,今天我们要把这首歌曲唱会。一.展示曲谱,提问与谱面相关的问题,并用钢琴弹奏音高,引导学生唱曲谱。师说:刚才在唱谱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三行旋律中哪两行的旋

律是完全一样的?一.结合“五线谱小歌谣”和钢琴的音高,唱出乐曲的曲谱。生说:第一行和第三行。一.由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非常熟悉,乐谱也相对简单,可以边听钢琴边唱出曲谱,增强学生识读乐谱的自主性。8分钟二.先做课后的涂色游戏,再引导学生加入歌词,并

用轻快、柔和的声音进行演唱,会听钢琴伴奏:二.涂色游戏后,齐唱歌词,会听钢琴伴奏:二.让学生有意识地用轻快、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2.1涂色游戏;师说:如果我们把第一行涂上黄色,第二行涂上蓝色,第三行应该涂上什

2.1涂色游戏;生说:黄色。2.1了解乐曲的结构;1分钟6/9么颜色呢?2.2引导学生加入歌词,强调歌唱时的状态和声音。(提示:大家想一想,小星星一般在什么时候才出来啊?对,在夜晚。可是大家都在睡觉,所以小星星们只能悄悄地眨着眼睛,它们的歌声也得非常安静,可不能把大伙都吵

醒了。)2.2掌握歌唱时的声音。2.2通过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绪,学会用相应的声音和状态来表现音乐。7分钟三.请学生完整齐唱:三.完整齐唱歌曲:三.齐唱歌曲:5分钟3.1钢琴伴奏,请学生连贯、流畅地表现歌曲,并熟悉前奏和间奏;3.1会听钢琴伴奏,完整表现歌曲,熟悉歌曲的前奏和间奏;3.1

学会听钢琴伴奏;3.2播放伴奏音频,引导学生分组接唱歌曲。(提示:歌唱时起立大胆表现,唱完立刻坐下,称“跷跷板”游戏);3.2分组接唱。3.2变换方式的练习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分组接唱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

并与他人配合演唱。知识拓展四.分别示范演奏三角铁和串铃,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7分钟4.1引导学生边歌唱边做节拍律动,老师示范演奏三角铁,请学生观察在哪一拍敲了三角铁,并指名上台演奏;4.1练习打节拍;4.1在准确歌

唱的同时,学会跟着歌曲打节拍;7/94.2示范演奏串铃,引导学生边唱歌边打节奏,并指名上台摇串铃;师说:刚才我们打的是节拍,而且个别同学还在强拍的位置演奏了三角铁。现在老师要换乐器了,而且我这次不打节拍了,我要换个方式来摇串铃...(提示:串铃的声音不要超过歌唱的声音)4.2

练习打节奏;4.2在准确歌唱的同时,学会跟着歌曲打节奏;4.3学生分组配合,一边唱歌,一边打节奏或者节拍,教师钢琴伴奏。4.3分组配合,分别打节奏或者节拍,六名同学上台演奏三角铁和串铃。4.3通过小组间的配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小结课堂小结。师说:今天我们不仅学唱了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星》,还学会用打节拍和打节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种伴奏形式。与老师一起回忆并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了本节音乐课,完

整梳理了整堂课的要点。1分钟六、学习评价方式6.1评价方式6.1.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最后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环节,采用随机抽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6.1.2学生互评8/9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相互评价,培养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2评价量规分数评价标准5分3分1分0分音准节奏节拍表情七、教学设计特点✓用口风琴演奏乐曲进行导入,吸引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结合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简单乐理知识和已经背诵过的“五线谱小歌谣”,引导学生自主识谱,唱准唱名,将曲谱无形地渗透给学生,巩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加任何动作的学唱,能够使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音乐,提高声音的准确性,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课堂中,对小星星出现的情景

进行讲解,为低年级学生的歌唱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在综合性艺术表演环节,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他们愿意去参与音乐活动,并能在其中感受美、体验美。✓个别学生的上台展示,将全面关注学生和注重个性发展的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同时,生生互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

语言表达能力。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领域的相关建议,以及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五课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对节奏、节拍的感知能力。在课上,我通过演奏口风琴导入了歌曲,很9/9快地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结合钢琴的音高,主动地、准确地唱出了乐曲曲谱,进一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良好的演唱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演唱,学生保持了对歌曲的新鲜感,愿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拓展”环节中,我利用三角铁和

串铃这两种熟悉的打击乐器,帮助学生感知了歌曲的节奏和节拍,通过共同练习和小组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逐渐培养了他们的听觉能力。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摒弃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

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而不乱,乐于参与、表现音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