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下册《演唱 白鸽》教学设计236.doc,共(5)页,11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17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白鸽学科音乐学段中年级年级四年级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音乐审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去表演、互动合作,并注重个性发展,表达个人情智,说出自己的看法。积极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模仿白鸽飞翔和起床的姿势),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使学生在快乐中歌唱。
启发并引导学生去更好更快的学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为有表情的、自信的、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提供条件。本课的理论依据是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作为本课有力的理论的支撑。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一、二年级教材中的演唱歌曲都是单声部的,三年
级上册《美丽的黄昏》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轮唱形式的歌曲,为本节课的歌曲奠定基础。《白鸽》是一首捷克民歌,C大调,2/4,一段体,两个乐句,二声部轮唱。旋律流畅,节奏规整,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
两个声部表现出的和声美,指导学生运用自然真挚,有控制的歌声表现歌曲,同时教会学生看二声部的歌谱,并可以边唱边舞蹈的展现自我。学情分析:1、低年级学生通过演唱歌曲和欣赏歌曲的学习,有一定的音准,中年级学生通过多首
二声部合唱歌曲能够运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演唱,本班学生能够运用音乐术语描述出歌曲的音乐要素(力度、旋律等)所以具备一定的感受能力。2、本班25%的学生参加过合唱团,55%学生学过乐器,只有20%的学生没有学
过乐器,所以在我的常态课中我会让学生试着为歌曲创编简单的二声部,所以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本节课由老师教,学生看谱唱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不了学生们的兴趣。3、为了调动学生演唱歌曲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本节课中除了关注他们的音准外,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
生试着为歌曲加入和声和舞蹈动作,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结尾创编结束动作,并提高了学生创造实践的能力。教学方式与手段:1.营造自主的学习空间。在本课教学中,我尽量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期间我可以走到学生身边来交流。教师是导演,把学生带到音乐殿堂中让他们自主探究音乐的学2.歌曲学习通过学生模唱、个人演唱、多人演唱、小组合作演唱、师生合作演唱和旋律接龙的方式,最后达到学生自主创编二声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创造音效的实
践活动技术准备:1.使用绘声绘影软件的截曲功能。2.PPT幻灯片制作的课件。3.Overtrue打谱软件,4.Goldwave音乐剪辑软件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白鸽》,体会二声部歌曲演唱的特点与美感,在演唱中感受集体主义的精神,
体验合作带来的愉悦。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体验、感受、模仿中学唱歌曲、对比和探究中表现歌曲。2.在合作和讨论中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1.轮唱时,保持音准。用连贯、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2.用正确的演唱方法
(喉咙打开、气息支持、轻声高位)演唱歌曲教学重点:1.二声部演唱中的时分时合,独立表现声部时兼顾和谐自然,准确表现出层次感。2.在分声部演唱中准确把握旋律与节奏。教学难点:边唱边舞时演唱歌曲时的力度变化和音准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阶段教师
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一、课前练声钢琴伴奏、合唱指挥1.音阶发声练习2.轮唱发声练习在练声的基础上提前导入所学歌曲的部分旋律,并用轮唱的形式变现出来,为学唱歌曲打基础2分钟二、情景导入1、鸽子是怎
样叫的模仿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感受音乐、模仿音乐准备图片展现出宁静、清新气氛。表现出人与白鸽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3分钟三、学唱歌曲1、出示PPT,聆听歌曲《白鸽》,歌曲中的白鸽是怎样叫的?2、再次聆听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歌曲聆听,引导并提出问题3.提出问题:一二声部旋律的关系4.指导1)视唱曲谱2)
加入歌词慢唱5.教师指导1、模唱2、聆听、感受、体验说出歌曲的感受3、歌曲的演唱形式是轮唱,说出一二声部是重复的4.感受两个声部旋律的关系,并划拍子5.视谱学唱5.加入歌词演唱6.找出这首歌曲由哪些节奏型构成7.学生接龙演唱、师生合作演唱、分组演唱1.聆听全曲,通过对歌曲的整
体聆听,从而形成对音乐的初步印象,为学唱歌曲做准备2.在充分和反复聆听歌曲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为学唱歌曲打基础1使用绘声绘影软件的截曲功能。2.PPT幻灯片制作的课件。3.TT制作的歌谱、overture4.0软件打谱
10分钟四、处理歌曲1.提问歌曲的强弱规律2.力度是怎样的3.探究歌曲的演唱方法4.教师指挥1.加入强弱的感觉演唱歌曲2.演唱歌曲时,感受歌曲的不同力度3.用弹跳和连贯的声音演唱4.学生分声部轮唱加入动作表现歌曲的不同力度,形象生动,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初步体验和尝试音乐处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了学生的音乐创造15分钟四、歌曲拓展1.教师提出问题:根1.学生分组讨论动1.重视学生的音乐实PPT,剪辑音乐10分钟据第一乐句的旋律起伏,这只白鸽是怎样飞翔?2.教师检查3.引导其他乐句的
动作4.请学生以音乐会的形式表演歌曲5.教师请每两个“合作者”为歌曲创编结束动作6.教师引导作。2.学生汇报、展示3.学生加入动作4.学生分角色:主持人、领唱、评委点评进行表演5.学生分组站好,第一遍轮唱,第二遍找“搭档”演唱第三遍轮换合作
者演唱6.创编结束动作践,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审美体验。2.以音乐会的形式表演歌曲,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3.通过创编结束动作、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愿望和演唱歌曲的积极性。5.学习效果评价评价方式通过
小组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来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首歌曲音乐要素的表现以及歌曲的声音处理、情绪的掌握情况。6.教学反思1、关注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开发,学生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而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世界
中来,用他们的动作、语言、表演、游戏自由的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的世界2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更是积极参与,教师作为活动的管理者,主持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一系列即兴创作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音乐素养。3.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使用一些奥尔夫乐器使课堂更加活起来、动起来、玩起来、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