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

DOC
  • 阅读 2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0.282 KB
  • 2023-0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docx,共(6)页,20.28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4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教材依据:《铃儿响叮当》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节演唱课,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

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音乐形象。第二

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

、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激发孩子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2)通过学习,能用自然的气息、饱满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3)通过合唱训练,让孩子们从

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歌唱技巧。(4)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增强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3、教学重点:(1)通过学唱,体会歌曲意境,并用不同音乐情感恰当地演唱:A段轻快,B段舒畅。(2)进行A部分合唱。4、教学难

点:(1)歌曲的准确演唱:音高、节奏。(2)合唱部分两个声部的音准及声音的融合。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小型打击乐器(木质类、散响类、响铃类、金属类)、歌词图片(根据歌词做成的图片,可代替歌词)

、节奏卡。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节奏游戏:以弱起节奏型为主进行练习(1)××××(2)××××××××(3)o×××××(二)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33333335123(木琴伴奏)111111121212、手风琴演

奏,教师自弹自唱。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生:《铃儿响叮当》!师:对,这是一首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歌曲,这首歌曲在什么时候唱得最多生:圣诞节师:圣诞老人坐什么车给孩子们送礼物生:麋鹿拉的雪橇车师:拿出雪橇铃,给同学们介绍雪橇铃3、歌曲欣赏(1)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的

时候注意,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在这首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放音响:《铃儿响叮当》生答:……2拍子,欢快……,听到有铃声、雪橇……教师出示和歌词有关系的图画[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根据老师引导学会从音乐要素上

分析歌曲。](2)第二遍欣赏:带着刚才我们分析谈到的音乐情绪再欣赏一遍,听听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找出有几段?生:A—B—A'(教师需引导)(3)第三遍欣赏,注意听老师的雪橇铃伴奏:看之前的节奏谱[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4、学唱第一声部。(1)唱谱(柯尔文手势

),唱两遍(2)加入歌词,为了快速记谱,我们边看图(教师事先画好的和歌词有关的图画)边唱。(3)师: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请一部分同学唱,其他同学评价。生1评价:用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轻快的声音演唱;生2评价:歌词一字一音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特

别是B段2、4句。[设计意图: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通过生生互评更好地表现歌曲](4)联系上课一开始进行的节奏训练,讲解弱起。B部分有四个弱起,要唱的有推动感、启发学生想象犹如坐在雪橇上奔驰的感觉。(5)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并请同学进行木琴进行伴奏。5、大家

一起学唱第二声部(A部分)(1)唱谱(柯尔文手势)(2)加歌词6、进行合唱演唱中互相听对方的声音,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引导学生自己对开始及结束句进行力度上的处理。渐强:可表现激动兴奋的心情减弱:表现渐行渐远的意境7、创编、拓展活动(1)小型打击乐器伴奏:木质类、散响类、响铃类、金属类(2)分四组学

生上台表演,教师进行声部指挥(3)加入身体打击乐,请同学们自己开发身体不同部位的声音,拍一拍、打一打,找到一种固定节奏型。请有兴趣的同学上台表演。高音:弹舌、捻指、拍手、拍腿低音:拍胸部、跺脚8、完整演唱全曲:全体起

立表演唱,没有乐器就用身体打击乐。美妙的歌声让我们回味,让我们也尝试做一些改变,大家可以试着把这首二拍子的歌曲改成三拍子,下节课我们进行分享,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9、小结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感谢音乐带给我们快乐,今天的音乐课

就上到这,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欢快美妙的歌声走出教室吧,下课!四、教学反思优点:《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美国的圣诞歌曲,学生在学这课之前就已经基本会唱了。学习这首歌曲,学生是非常期待的,既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么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不单单是唱会歌曲。在课程的开始,我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了比较充分的二声部发声练习,接着通过几个节奏游戏,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解析,在欣赏音乐时让孩子们体会到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审美愉悦。在演唱时,请学生加入木琴的伴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歌

曲的音乐形象的理解。而对于本课,由于一些难点在最开始就已经解决,因此到这时已经变得相对的简单。这时老师用适当的鼓励与引导,加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充分的予以调动,课堂效果较好。不足(1):这节课在打击乐伴奏这一环节时,组织不

够紧凑,也没有进行声部分配,导致同学们在歌曲展示环节中没有很好的互动,很遗憾。课后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事先将同学们按四种乐器种类分好组,然后依次轮换,这样大大缩短了课堂组织时间,为学生进行歌曲展示多留出了三分钟左右,别小瞧这几分钟,能多组织一次

歌曲表演唱!不足(2):让学生进行木琴伴奏是一种尝试,示范效果是好的,但参与学生太少,除了乐器数量有限外,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具备为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伴奏的能力还需要教师多琢磨。目前我的做法是在课余教有兴趣的孩子学习木琴即兴伴奏;教师在音乐课上多运用展示木琴的演奏方法,

多请学生上台尝试。效果甚微但孩子们的诉求很大,我也希望能和有兴趣和想法的同行朋友多学习多交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