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上册《演唱 苹果丰收》教学设计2.docx,共(10)页,199.5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3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哦,十分钟》学科音乐学段3——6年级5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以歌曲演唱为主线,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习规律,注重将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提高课堂实效性。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达
到唱会、唱好歌曲的目的。(二)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
程。”课标中还指出“音乐课程应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引自《音乐课程标
准》)。2.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以《苹果丰收》演唱为核心内容,有机结合本领域的“识读乐谱”和“演唱”这类本领域的相关内容和他领域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相关内容。1.曲式与作品分析:《苹果丰收》单二部曲式AB2+2+2+22+2
+2bETDSTDTSD7TTSTSD7TDT(2)作品分析a.朝鲜歌曲《苹果丰收》为单二部曲式,4/4拍子,曲式结构如上图所示。b.作品的伴奏和弦采用了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和属七和弦,和声效果明亮。c.作品的A乐段第一乐句以活泼跳跃的情绪
开始,旋律中带着生命力,节奏明快,具有进一步展开的可能性;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节奏相同,旋律互相辉映;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首音相同,但音域高,六级音结束,又展开性;第四乐句是欢快的下行,回到主音上,A乐段结束。在演唱第一乐段时,应在保持活泼跳跃的声音效果的基础上,在第三乐句加入一种推
动力,使其在整体上有一定的起伏感。d.作品的B乐段为二声部合唱,音符时值变长,情绪舒缓,仿佛朝鲜姑娘舞动着宽大的裙摆,舞动着幸福喜悦。e.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活泼,适合学生演唱。别具一格的创作主题让学生在了解朝鲜歌曲的同时体会到粮食丰收的喜悦。(二)五5班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情况该
班共有36人,乐团成员5名,合唱团4名,其他学生没有校外音乐学习经历。但是他们喜欢唱歌,情感丰富,思维活跃,能积极与老师互动,具有一定音乐表现力。2.针对本课的实际情况(1)课堂合唱学习能力学生对合唱的接触
并不多,在本学期的《送别》《我怎样长大》《晚风》这三首歌曲的二声部演唱中,由于课时和学生能力的限制完成的并不理想。在《苹果丰收》中,虽然只有6个小节的合唱,但涉及到三度、四度、五度和六度音程,所以,对我
授课的班级难度仍然很大。(2)bE大调的视唱能力在学唱本次《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虽然已经教过bE大调一线DO的视唱方法,但由于使用频率太低,学生在视唱上有一定困难,再加上歌曲的第二乐段是两个声部,就使视唱更有难度。3.教学目标(含重
、难点)(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喜欢《苹果丰收》这首歌曲,愿意了解朝鲜音乐文化;能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歌曲中人们在丰收时幸福喜悦的心情;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唱法、听唱法学习歌
曲;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音乐学习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对乐曲的分析和探究唱好歌曲。(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较为熟练地用首调唱名法视唱旋律并有表情自信地演唱歌曲;知道歌曲《苹果丰收》中表现的朝鲜音乐特点;认识朝鲜打击乐器
长鼓。教学重点:歌曲《苹果丰收》的演唱。教学难点:B乐段学唱。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新课导入环节目标:导入朝鲜歌曲《苹果丰收》。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朝鲜舞蹈和认识长鼓,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朝鲜族与汉族
的不同,激起学习兴趣。1.导入课题用过欣赏朝鲜民族舞《苹果丰收》导入《苹果丰收》课题。2.导入歌曲(1)初识朝鲜长鼓外观(2)了解乐器音色(3)初听歌曲A教师:使用长鼓为歌曲《苹果丰收》伴奏。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能分成几个乐段?
B学生聆听后回答歌曲情绪、乐段——活泼、欢快、幸福、喜悦等;分成两个乐段。二、分段学唱环节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视唱法唱准B段的二声部,解决难点。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识谱水平,采用视唱、听唱、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乐谱,降低视谱难度。从听音乐情绪、分乐段开始,到学唱二声部乐谱合成
乐谱、难点突破、加入歌词,直至唱会歌曲,遵循学习歌曲的基本规律。1.熟悉音符位置(1)出示乐谱这首歌曲是三个降号,以一线为Do,引出音阶。(2)唱音阶slsidrmfslsid2.学唱B乐段用首调唱名法视唱B乐段乐谱:(1)唱一句出一句的唱名(2)全
视唱完以后,分声部唱(3)学生听琴弹二声部(4)学生完整唱二声部乐谱(5)给自己所唱的声部加上歌词(6)加歌词分声部——加歌词合成3.学唱A乐段(1)小组合作学习A乐段。借助ipad上的演唱音频听唱,每个小组分到一个乐句,必须学会。有
能力可以多学其他乐句。(2)教师在学生中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3)学习结束后,各组展示学习成果。三、完整唱歌与艺术处理环节目标:有表情自信地演唱歌曲《苹果丰收》。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音乐知识,感受和丰富歌曲的演唱情绪,再加上朝鲜长鼓的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歌曲。1.A、B两个乐段合成,完整演唱歌曲。2.师生讨论如何将歌曲唱得更好听。预设:音乐情绪、力度、第三乐句的推动力等;加入长鼓伴奏演唱的状态会更好;3.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歌曲《苹果丰收》。四、师生总结环
节目标: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预设:知道了朝鲜族乐器长鼓;学会了歌曲《苹果丰收》;知道了三个降号的主音在一线上;知道了朝鲜民族的服装……教师总结:朝鲜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希望大家能在课下了解更多的民族的音乐
,再回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形成性评价1.在教学中用自评、互评的手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2.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愿望。3.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逐步提高演唱能力
。(二)评价量规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完成程度A★★★B★★C★自评互评师评歌曲演唱1.音高节奏准确2.能演唱好本声部3.能在合唱中保持音高正确,声部平衡。识谱能力以一线为Do的旋律视唱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1.音乐相关文化导入歌
曲,提升兴趣在一开始的导课部分,我以富有朝鲜民族特色的舞蹈和乐器进行导入,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朝鲜族音乐文化特色,从而对今天所学歌曲产生兴趣。2.方法多样,pad参与课堂,降低难度针对降号多、合唱等难点,首先,我采用首调视唱法降低合唱部分
的视唱难度,学习B乐段,通过听钢琴演奏,学生唱准两个声部。第二,A乐段较为简单,学生利用pad进行分组听唱自学,学习效果显著。3.师生探究,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要想让《苹果丰收》这首歌曲更好听,获得更好的
演唱效果,还应注意演唱情绪、演唱方法和二声部的和谐等。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最后将歌曲唱好。7.教学反思经验:在一开始的导课部分,我以富有朝鲜民族特色的舞蹈和朝鲜长鼓进行导入,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朝鲜族音乐文化特色,从而对今天所
学歌曲产生兴趣。歌曲的A乐段较为简单,学生利用pad进行分组听唱自学,学习效果显著。不足: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音乐的情绪,再把音乐情绪内化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