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赛马》教学设计1.doc,共(3)页,5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9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赛马》教材版本: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1、聆听:赛马(二胡独奏曲)2、扩展与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3、能用各种丰富的音乐手段表现乐曲。教材分析:1、二胡,民
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2、《赛马》,黄海怀创作与1959年,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
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
了表达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
感受音乐情绪。课前准备:课件、各类打击乐、二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1、导入,草原风情,走进内蒙古[课件演示1:草原风情,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模仿动物的声音。马蹄声可以用敲击,响舌等多种方式表示。节奏练
习3、了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课件演示:那达慕大会】,引入赛马(射箭、摔跤、赛马)在蒙古那达慕大会上,最主要的竞技项目就是被称为男子铁人三项的摔跤、射箭和赛马。二、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1、播放《赛马》音乐,初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的是哪个竞技项目?主奏乐器是什么同学
们仔细聆听,回答问题2、【课件展示:二胡,及构造】简单的了解一下二胡的构造。3、感受二胡的独特魅力,可以模仿很多音色【课件:《空山鸟语》鸟叫声;《战马奔腾》的马嘶声】4、二听乐曲,教师范奏,学生思考问题【课件:《赛马》视频】5、教师揭示课题
及作曲家简介【课件展示:作曲家简介及代表作】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一)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课件演示5:旋律一】1、聆听第一段,老师范奏。思考问题:乐曲的速度、力度如何?老师分析节奏,引导第一段乐曲情绪。3、引导学生通过敲击板凳,响舌,拍腿等不同方式模仿马蹄声,加
以铃鼓、沙锤,手铃等多种打击乐器烘托比赛的气氛。分组配合。(二)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课件演示6:旋律(二)]1、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情绪发生的变化。思考:与第一段音乐比较,这段音乐旋律的速度、力度还有节奏有没有变
化?乐曲情绪如何?教师演奏第二段,学生回答问题2、老师介绍二胡的多种演奏技法,学生模仿感受3、学生随音乐演奏二胡(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课件演示7:旋律(三)]1、聆听第三段,思考和哪一段音乐相似?分析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乐曲的情绪如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骑马动作,身临其境参与
赛马比赛2、引导学生将板凳当做马,挥动皮鞭,拉紧缰绳,一起随音乐冲向终点。(四)乐曲小结。1、分析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为A-B-A’。称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课件演示8::结构图A—B—A’]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用不同的音乐手段来表现音乐四、扩展
活动,感受不同风格的二胡作品。1、不同风格的二胡作品,并考一考大家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做一个连线游戏。要求,希望同学们仔细听完四段音乐后再做选择。《新婚别》第一乐章片段,喜《新婚别》第三乐章片段,怒《二泉映月》片段,哀《猪八戒背媳妇》片段,乐
五、小结[演示课件9:]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提出寄望。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