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3.doc,共(3)页,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8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1、章节名称本科课题参考于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五线谱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月下踏歌》中的一个课题《阿细跳月》2、计划学时本课计划学时一学时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
充分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中彝族音乐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在学习5/4拍节奏的特点的过程中,融入彝族舞蹈的舞步特点,在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点,起到寓教于乐的学习状态。教学难点:了解阿细跳月音乐节奏特点,在
独特的节奏状态下融入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考验。只有在学生对彝族文化基本了解的状态下,才能展开充分的教学。4、教学媒体的选择本课重点在于音乐元素的掌握和特殊节奏型的学习,所以在教学媒体上,我从媒体上选择了彝族舞蹈的视频,并在讲解前,自行制作了微课,让学生掌握切分节奏
,和节奏在本课素材中的应用。5、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选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各类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中,利用平板电脑,对学生舞蹈作品进行录制,并发送到教学群中,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将作品的照片和短视频,制作成相册,课后进行交流。课前制作微课,对本课切分节
奏的应用,进行分步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特殊知识点的过程中,减轻了学习负担。6、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组织教学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随音乐歌唱,进入教室。保持好音乐课上课的状态。(音乐选择为教师自编的歌颂本学校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热爱艺术,热爱
校园的情境中)(2)课程开始前以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导入,引出彝族文化,并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服饰特点。(1分30秒开始)(3)对课题背景了解的前提下,导出本课《阿细跳月》课题。通过幻灯片展示,学习《阿细跳月》
的深层含义和情境。(7分28秒开始)(4)自制动感幻灯片,引出故事的重要元素“篝火”和“明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本作品的故事画面感。(9分23秒开始)(5)播放彝族舞蹈视频,引出《阿细跳月》音乐元素,让学生初步接触阿细跳月作品的动感节奏。播放过程中,进行背景介绍
(10分22秒进入)(6)介绍作品过程中带入到切分节奏在本作品中的应用,配合板书进行教学XxX5/4XxXxXXxx通过微课的形式,充分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本质上的了解和掌握。(13分52秒进入)在节奏型了解和掌握的前
提下,导入乐句的音符。(7)让学生穿上彝族的服饰,切身处地的融入特有的民族氛围。介绍阿细跳月的舞步特点: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并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舞步的初步学习,增强学习兴趣。(22分50秒进入)(8)为
学生舞蹈增加“篝火”元素,“点燃篝火”。并配上民族特有的乐器“大三弦”(月器由教师自行制作的)来增加欢快情境(31分40秒进入)(9)加入音乐,配合服饰、并围绕“篝火”进行舞蹈。(10)让学生全员参与到舞蹈情境中,并找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录制,并传入网络中
,让学生课后进行下载和编辑(35分25秒进入)(11)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布置课后拓展作业。将录制和拍摄的舞蹈作品,编辑成相册,留下美好回忆。(37分48秒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