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上册《演唱 赶圩归来啊哩哩(节选)》教学设计3.docx,共(3)页,21.48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7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年级上册人音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2、四连音的正确把握和处理3、舞蹈的加入能做到和谐,歌舞一体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钢琴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3、课堂打击乐器双响筒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基础良好,喜欢少数民族的文化,热爱少数民族的音乐,懂得欣赏各个民族的文化,善于表演,喜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善于和大家分享音乐的魅力,也懂得展示自我。四.教学过程:1|、聆听歌曲《爱我中华
》;2、导入新课: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吗?学生回答;4、多媒体课件出示彝族服饰以及赶集的图片;5、教师介绍彝族的民族文化,服饰特点等等;6、出示课题《赶圩归来阿里里》讲解歌名的含义;7、教师范唱,边唱边舞蹈,学生打节拍,感受欢
快的气氛8、教师提问:赶圩是什么意思?赶圩就是赶集的意思,集市上一片热闹的景象,人们在集市上收获了自己心仪的东西,心情十分愉悦,阿里里是歌曲的衬词,用来烘托歌曲的气氛,是歌曲更加动听,音乐更加饱满。9、学唱第一段,
模唱旋律,渗透四连音节奏的准确唱法,教师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掌握节奏,点脚与用手势的方式掌握正确的节奏;10、填唱歌词,教师强调“啊哩哩”的正确处理,强弱的对比,情绪的把控,前后演唱的处理方式11、学生自己学习第二段12、舞蹈的学习(后点步)脚步动作与手部动作的协调统一,请两位学生上台与教
师一起给同学们作示范跟随节拍正确舞蹈;13、课堂打击乐器双响筒的学习与加入;14、课堂打击乐器的编配,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打击乐器,如:双响筒加入歌曲的演唱中,舞蹈也加入进来,形式更加丰富。五|: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感受到
了彝族的文化,感受到了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赶集风俗,在欢快的音乐中提高了我们的歌唱技巧,同学们有时间也可以去集市上走一走,逛一逛,感受赶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