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线谱)《送别》教学设计 (2).docx,共(4)页,17.04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2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送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送别》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乐歌,歌曲旋律清新自然又略带哀愁第一乐段为上下两句,第二乐段采用合唱方式,歌曲表达了李叔同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谊。第一乐段,根据旋律音高低的走向,设置了两条相
仿的旋律线,仿佛友人离别的道路,歌曲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歌曲,歌曲C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竖笛演奏对
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提高学生表现力。3、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2、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教具准备:多媒
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夏天就要到了,夏天的晚上你在草丛中会听到那些声音?生:答师:蚊子是怎样叫的?哼鸣,感受声音的强弱2、学生唱旋律3---|#2-3-|2--5-|1--0||钢伴学生用哼鸣模唱(出示旋律)【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发
声练习,在练声的同时学会歌曲二声部,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3、学生随伴奏模唱,教师加入钢片琴(出示二声部旋律,教师伴奏三遍)(1)钢片琴所敲击的旋律谁来唱一下?大家帮助他(唱一唱)(2)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谁来感受下钢片琴(敲-敲)(3)我们把后面的部分也加入,
哼鸣(合一合)4、随伴奏唱二声部(伴奏播放四遍)【设计意图】利用钢片琴学习歌曲二声部,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二:新课教学1、师: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一首歌曲,名字叫做《送别》让我们完整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后你来说一说歌曲情绪是什么样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播放原唱)【
设计意图】整体欣赏全曲,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感知,体验告别友人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提问: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忧伤,惆怅,深情)教师简介作者:《送别》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乐歌早起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流行与学校的歌曲,后来由著名艺术教育家李叔同
填词而成。这首歌曲又被应用于电影《城南旧事》中,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共同欣赏这部电影的片段(播放视频)2、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送别》作为主体音乐是贯穿全片,细腻地表达了主人公小英子忧伤惆怅的内心情感世界,李叔同填的一首词功不可没。【设计意图
】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通过对影片的观看深入感受歌曲的内在情感。3、教师示范朗诵歌词,强调觚gu(古代装酒的一种容器)(播放竖笛版伴奏音乐)加入三角铁讲解四份休止符。教师在什么地方加入三角铁,四分休止符,全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
等晚景,衬托寂静冷落的氛围。第二段情绪变成激动,表现了苦别友人的惆怅情绪,这也是歌曲高潮的部分,同学们拿出竖笛来感受这一句,竖笛练习部分。4、合作表演:请一名学生演奏三角铁(放伴奏)【设计意图】演奏竖笛是学生喜欢的表现方式,竖笛的音色浑厚,衬托出友人离别时的凄凉与伤感,通过竖
笛演奏二声部为接下来的演唱歌曲做铺垫。三:表现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来演唱,把忧伤离愁的情绪带进去(教师钢琴伴奏)同学们还记得钢片琴和蚊子的歌声吗?唱一唱谁愿意加入我,分两组进行(放伴奏)【设计意图】根据歌曲学习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把二
声部演唱分开进行学习,进而巧妙结合,达到完美的效果。四:拓展同学们这首学堂乐歌流传范围及广,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共同欣赏我是歌手第二季韩磊老师演唱的这个《送别》让我们再起重温经典。【设计意图】欣赏不同演唱风格的歌曲,丰富学生阅历
,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掌握好了二声部的合唱,学生们的合作很成功,真正既唱会了歌曲,又唱好了歌曲。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清新淡雅的《送别》段子的音乐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师生情,同学情,少一点矛盾,多一点
宽容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