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5)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7.000 KB
  • 2023-0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5).doc,共(7)页,4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1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研讨课【教学内容】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2、能根据歌曲情绪,用锅庄舞的形式大胆、热情地表现歌曲。3、培养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跳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教学难点】唱准纯四度与纯八度的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

尾处的高音。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设计思路】: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吹起羌笛跳锅庄》一课,是一节以学唱歌曲为主的综合课,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学跳锅庄舞,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本节课在整体设计上有三个突出特点:1.以

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聆听、感受、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2.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同时在学跳锅庄舞的环节,培养

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3.注重教材的整合和拓宽,使音乐和其它学科有机结合,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背景音乐:歌曲《爱我中华》1、师生音乐我问好。师:同学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又相聚在

了一起,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快乐跳跳跳。(学生随和老师一起律动。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各民族舞蹈进行大串联。)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我们刚才都跳了哪些民族的舞蹈呢?师:说说看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师:老师跳的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这是羌族的锅庄舞。你们了解羌族

吗?羌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进羌寨,了解一下。(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少数民族。)(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一开始就从教师的示范舞蹈入手,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比较形象地初步感受了锅庄舞的动作特点。)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

3分钟1、了解羌族。教师: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羌族最富特色的建筑是碉楼,羌族传统民居碉楼,静静地立在主人的住房旁,用来储存粮食柴草,或者防御,汶川大地震之后,它的坚固再一次被看成是羌人文化的最后守望。羌族人民服饰艳丽,

能歌善舞。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由竹子制成,王之涣的《凉州词》中就有一句描写羌笛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羌笛是古老而又著名的乐器,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喜气洋洋把歌唱,你们听,羌族的娃娃

们已经唱着歌来了。—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大家一起读:《吹起羌笛跳锅庄》播放课件3——课题。(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羌族的风俗文

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顺利导入新课。)三、歌曲学习。20分钟播放课件5歌曲大歌谱。(一)、整体感知。学习歌曲第一段。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速度,情绪.(要求:安静的听)师:听了之后心情怎么样呢?速度?”2、再次听歌曲录音

。教师:“好,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听一遍,注意这回老师要求你张嘴默唱,边打节奏,能做到吗?”(要求:张嘴不出声)1、学生欣赏并举手回答。(欢快活泼)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节奏。并找出歌曲中相似的乐句,举手回答。(设计意图:音

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与体验。学唱歌曲时,共安排了3次听歌曲范唱,每次都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能够结合问题有意识地聆听,让学生“听”有所感,“听”有所悟,“听”有所得,在一种

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很好地完成了歌曲的学习任务。)(二)、学习歌谱。1、教师分句教唱第一部分旋律。教师对5.6.7.8.小节与13.14.15.16小节的旋律,生感受其特点(旋律完全重复),并随琴演唱。师:演唱1.2.3.4小节与9.10.11.12小节

的旋律,让学生聆听后说一说异同并唱一唱(节奏旋律大部分重复,略有不同。)教师小结并课件出示板书:2、分句听唱法学习歌谱第一部分。3、整体演唱歌谱。4、学习第二部分旋律。5、完整演唱。(渗透歌曲方法。)(请学生比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情绪的变

化)学生随老师分句学唱歌谱。6、完整演唱歌谱。(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3—6年级识读乐谱的目标要求中指出: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因此在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用歌曲中的个别乐句进行识读乐谱的教学,采用对比法,纠正了学生演唱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三)、学习歌曲

第一段。1、教师整体弹奏,学生小声试着填词演唱。(要求:用自己听到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2、用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歌曲情感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教师指导演唱歌曲结尾,难点处理。要点:老师注意用手势的高低变化指导唱准音高;提醒学生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饱满,声音一下弹出来。并注意重音记号)3

、在学生掌握歌谱的基础上,自己填词演唱。(1)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歌曲。(2)请个别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3)完整演唱歌曲。(4)全体练习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按照学唱歌曲有易到难的顺序,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学习的方

法学习第二段,不仅让学生学会歌曲,而且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四)、处理歌曲1、歌词挖掘、演唱歌曲。师:歌曲中有两个词儿最能表达羌族人民幸福心情的?你能把它找出来

吗?生:喜洋洋心花放师:很好,让我们就带着羌族人民“喜洋洋”、“心花放”的快乐心情来唱这首歌,好吗?2、唱和激情(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这首歌曲?(2)分组表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生:自由表达轮唱,领唱、接口唱……(设计意图:以音乐为本,以情感为主线,

从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四、拓展延伸、谐“情”于乐。1、教师教跳锅庄物基本舞步。师: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我感受到了你们欢乐的心情。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2、创编简单的舞蹈。教师:这首歌有四句,每个小组选一句话创编

动作,看哪组创编的多”(1)、分小组创编。(2)、分组展示。(3)、完整表演。3、歌词创编。师:羌族娃娃会吹羌笛,我们生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会吹什么乐器。会唱那些歌?(启发学生创编歌曲。)(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民族歌曲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特色,音

乐与舞蹈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舞蹈中更好地把握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在舞蹈参与中增强兴趣,提高表现美的能力。,并给学生多个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方法上注意循序渐进地诱导学习,可以降低学习舞蹈的难

度。)五、欢乐歌舞,结课。1、教师:羌族人民确实豪放热情,让老师和大家度过了快乐的四十分钟,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谈。师总结: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个56个民族.是的,56个民族56朵花,羌族是其中的一朵.我们也知道,每一个民族都有

它自己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真可谓群星荟萃,百花争艳..只有团结成一家,我国才会强大.此时此刻,让我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齐说)2、下课:学生:学生随音乐律动,并以组有规律的离开教室。【让学生在完整的快乐的民族歌舞学习中,得到思想情感和审美上的升华,分组协同,突出了学习主体的共同参与

与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歌舞的民族特色和学习的趣味】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