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五线谱)《欣赏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2).docx,共(2)页,23.73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0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六课(人教第9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聆听与感受乐曲三个主题的情绪,听辨、哼唱主题旋律并能排序,提高学生音乐的记忆能力。过程与方法:在乐曲声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
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听辨乐曲中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并能用自制的乐器模拟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听辨乐曲中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并能用自制的乐器模拟小动物的叫声。2、学唱、记忆乐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及分析乐曲结构的能力。
教学用具:1、多媒体(PPT)课件2、电子琴3、蛙鸣器、水哨、动物头饰、教具教学过程:一、律动播放音乐《大王来巡山》,师生共同完成。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引子)1.听声音,判断动物的叫声2.认识蛙鸣器以及其他能模仿动物
的小物件3.根据手势,师生合奏4.聆听乐曲《森林狂想曲》第一乐段三、完整欣赏全曲1.初听2.介绍主奏乐器——竹笛、小提琴3.聆听主题一,分辨乐曲音色,让生跟着旋律线用“dan”模唱,了解主题情绪。4.聆听主题二,介绍第三乐曲——吉他。让生掌握主题特色、
情绪,并懂得用“lu”模唱。5.分辨主题一和主题二的旋律。5.聆听第三主题的情绪,用手势表示,并用“la”模唱。6.聆听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排出三个主题的顺序。7.师介绍曲子的构造是引子+第一乐段+间奏+第二乐段+
尾声,完整聆听时请同学们乐曲演奏并加上手势。四、表演乐曲1、猜曲名,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想法2、编歌词,全体同学共同表演完成乐曲创编演唱。五、总结拓展,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板书设计:《森林狂想曲》引子第一乐段间奏第二乐段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