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唱歌 小步舞曲》教学设计.doc,共(2)页,1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8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题目:小步舞曲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风格及特点,并能简单地随音乐舞蹈,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产生兴趣。2、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3、了解巴赫的生平、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教学重难点1、
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2、对小步舞曲风格特点的把握。教具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组织教学视频导入1、师生问好。2、视频导入,激发兴趣。3、音乐卡片作者介绍。1)介绍小步舞曲。2)认识德国作曲家---巴赫。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通过学习,了解小步舞
曲的音乐风格并认识作曲家巴赫。通过视频导入,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状态。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4二完整聆听初步感受1、欣赏教师钢琴演奏的《小步舞曲》。2、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演唱速度。3、再次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
创作节拍和强弱变化。4、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三拍子特点。完整聆听乐曲,体会小步舞曲的优美典雅音乐风格。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愉悦的情绪和中庸的速度。创作节拍:3/4拍。强弱变化:强弱弱。学跳三拍舞步。让学生完整聆听音乐和舞蹈律动,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激
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6三歌曲学习体会风格1、聆听歌曲并观察乐谱,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聆听歌曲并观察高声部乐谱,思考歌曲共分为几个乐句?乐句之间有什么特点?3、教师用“噜”哼唱高声部旋律,学生体会高声部旋律特征和演唱声音。演唱形式:二声部合唱。全曲共分为四
个乐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完全相同,第二句和第四句在结尾处有一些变化。介绍前倚音。旋律特征:愉快、愉悦。演唱声音:跳跃、有弹性的声音。通过聆听歌曲和观察乐谱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体会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聆听、哼唱、填词演唱等方法学习歌曲,积累学生的音164、学生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
哼唱高声部旋律。5、学生为高声部旋律填词演唱。6、处理歌曲并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哼唱时要保持上身挺直,声音从眉心处发出来。把握好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旋律走向。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旋律的流畅性和细致的强弱变化,同时还要考虑情感的表
现和声音的统一。乐知识与体验,开发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通过歌曲的处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情绪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四拓展学习艺术表现1、用三拍子舞步来表现歌曲。2、举办班级舞会,丰富学生艺术体验。3、欣赏其他版本的《小步舞曲》合唱。学生用舞蹈形式表
达此刻愉快的心情。舞会要求:安静、绅士、优雅。表演要求:第一组:舞蹈表演;第二组:打击乐表演;第三组:合唱表演。再次感受小步舞曲优美典雅的音乐风格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拓展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7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再次感受了小步舞曲优美典雅
的音乐风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希望大家再多了解一些《小步舞曲》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同学们再见!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