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歌表演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docx,共(3)页,29.76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67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两只小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两只小象》,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熟悉歌词描绘的情境。2.学习打击乐器三角铁和铃鼓的演奏方法,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形体动作并进行表演。教学重、难点1.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学唱歌曲《两只小象》。2.
认识三角铁、双响筒和铃鼓,能分三声部为歌曲伴奏。教材分析《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儿童歌曲,一段体结构,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有规律的节奏配以亲切的曲调,描绘出小象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小动物喜爱的心理特征,调整教学活动以
适合他们的内心期待。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使他们认识到了动物以及大自然保护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三角铁:用细钢条弯制成三角形的打击乐器。用一金属棒敲击,发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适宜做较简单的节奏敲击,也可将金属棒置于三角铁环内转动奏出“滚奏”效果。铃鼓又称“手鼓”,由鼓
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铜铃)和鼓皮两部分组成。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鼓皮:多用羊皮制成。铃鼓属单皮膜鸣乐器,直接用手敲击发声,无固定音高。具有简易、轻便的特点,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敲击鼓面,
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猜谜语(出示课件图片)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尾巴像绳子,大腿像柱子。猜猜是什么3.带上大象头饰,教师自我介绍大象。(我叫大象,是陆地上最大
的动物。别看我长得不好看,其实我很可爱。我的四条腿像四根柱子,身体像一面墙,尾巴像又短又粗的绳子,鼻子很长,我的牙齿叫象牙,长长的,洁白如玉,能做漂亮的首饰,还能用来防御的武器。我的身躯能帮助人类运送丛林中巨大的木材和沉重的物资,
我的耳朵大大的,可以用来搧风,长鼻子除了吃东西外还可以用来吸水、卷东西。还能作画和洗车。我住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欢迎你们来做客。二、学习歌曲1.创设情境今天大象老师特别高兴,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想听听吗?播放《两只小象》动
画。仔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两只象宝宝在河边玩耍,你们看它俩为什么扬起鼻子勾在一起呢?哦,原来它们是好朋友在里面握握手打招呼呢。2.感受三拍子韵律聆听歌曲《两只小象》音频。要求学生随音乐的韵律来模仿小象走路的样子。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欢快活泼的……
教师总结并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模仿感受。3.学习歌词(1)教师出示《两只小象》歌词节奏谱例。请学生用3拍子拍节拍的方式,边拍节拍边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拍节拍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评价,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提示学
生空拍处要停顿一拍。学生再次拍节拍按节奏读歌词。(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琴读歌词。4.学唱歌曲(1)教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分句学习,可边唱边模仿小象的动作。学生再次分句学唱第一段歌词。(2)教师伴奏,学生自己演唱歌曲第二段
歌词。教师评价,纠正错误后学生再次演唱第二段。(3)完整演唱歌曲《两只小象》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再次聆听歌曲《两只小象》音频,学生完整演唱歌曲。(4)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教师播放《两只小象》音频,学生自己创
编动作表演。教师评价,请两名学生扮演小象单独表演,其他学生演唱歌曲。三、学乐器1.介绍三角铁,铃鼓(1)出示三角铁让学生寻找乐器特征它是用不锈钢卷成三角形做成的声音清脆悦耳三角铁在演奏时缺口放在下方,手不能直接握住三角铁,否则声
音不清脆悦耳。可以用金属棒直接敲击,也可以将金属棒放在三角铁环内转动“滚奏”。三角铁可以演奏出长音,用第一个节奏谱最适合;双响筒有两种声音,用第三种最适合;剩下的留给铃鼓。(2)铃鼓又叫“手鼓”,由鼓框和鼓皮两部分组成。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鼓皮:多用羊皮制成。铃鼓属单皮膜鸣
乐器,直接用手敲击发声,无固定音高。具有简易、轻便的特点,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敲击鼓面,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2.学习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的演奏方法(1)教师介绍三角
铁和铃鼓的正确演奏方法(2)学生按图谱为歌曲《两只小象》伴奏,体会四三拍歌曲旋律。四.合作表现将学生分为演唱、表演、伴奏三个组,合作进行歌表演.五、课堂小结我们和两只小象一起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团结友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的小伙伴友好,并有团结
和相互帮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