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六年级第二十六课《保护听力我知道》教案.docx,共(2)页,17.17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3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保护听力我知道南区小学寇红霞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耳朵的作用。2、知道哪些声音属于噪音以及噪音对听力的危害,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活动准备:PPT课件乐音与噪音的视频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人住两边,各种声音能听见,从
小到老不见面。(打一人体器官)二、师生自主探究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2、学生自主讨论耳朵的作用。3、分组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及用耳卫生。(1)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并回答。师:观看了刚才的一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生:第一种声音听起来悦耳、舒服
,我们称之为乐音。第二种声音嘈杂、刺耳,令人不舒服、厌烦,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噪音。声音的单位是分贝,一般情况下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噪音范围了,分贝越高,噪声就越大。远离噪音: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是90分贝,超过这个
限度,就会危害我们的听力。(2)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哪些声音属于噪声?(3)噪声对我们耳朵有什么伤害呢?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想一想:当我们遭遇噪音时该如何保护听力呢?a:
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b:可以离开噪音源,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或生活,或者自己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保护装置。(5)想一想,还有减少噪音的方法吗?(控制物体发声)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减少噪音?比如在医院、图书
馆、课堂……(6)保护听力还有其它方法吗?a:请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这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所以,我们不能用硬物乱挖耳朵,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如有杂物进入耳朵应该到正规
医院就医。b:请不要让耳朵进水。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牵拉耳廓,让水流出来。c:请不要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随身听、MP3、MP4等),音量不要过大;d:请勿乱用对耳朵有伤害的药
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他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所以我们有病应咨询医生,不能乱用药。e: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锌、铁、钙的食物,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物,勿暴饮暴食。(7)记住每年的3月3日
是全国爱耳日。三、我能行。下面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四、课外作业。寻找周围的优美声音和刺耳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