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闽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左右为难 我该怎么办4》教案

DOC
  • 阅读 8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3.500 KB
  • 2023-0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心理健康【闽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左右为难 我该怎么办4》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理健康【闽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左右为难 我该怎么办4》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闽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左右为难 我该怎么办4》教案.doc,共(5)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5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左右为难我该怎么办【辅导目标】1.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2.通过价值澄清,锻炼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并能运用于实践。【设计思路】本课从具体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判断,感受什么是道德两难问题。接着通过道德两难的经

典故事,让学生通过辩论,再一次进行价值澄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抉择能力,引导学生将道德判断正确运用于实践。然后呈现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考验学生的道德抉择能力。最后让学生推而广之,从回忆和总结自己和

他人处理两难问题的经验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教学建议】课前准备:让学生读“思索园”的故事,按自己的观点选择做正方还是反方,并准备辩论材料。【课堂组织】暖身操:左右兼顾1.师:孩子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到厦门来上课,在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先让我们做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出示示范图片

并说明注解:小组四个同学为一组围成一个圏,左手摊开,右手食指伸出放在右边同学左手的虎口处,老师喊:“123、123。”然后随机喊出一个“4”,所有同学必须快速抓住左边同学的食指,而自己的右手食指必须抽出,不被抓住。)2.

游戏开始,出现3次“4”。3.游戏结束,师:你能说说做完这个游戏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把话题集中在:注意力要左右兼顾,既要抓住别人的手指,又要保护自己的手指不被抓住。但往往会顾此失彼。)24.师:谢谢大家的分享,是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何尝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想必大大小小的考试也有经历几十场,考试当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在你考试时有道题不会做,正在苦思冥想之际,你无意中看到了同桌的答案。你会选择怎么做?为什么?在学生看材料并做选择后,提问学生选择时是什么心理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左右为难。板书:左右为难我该怎么办?想一想教师要进行讲解,说明为什么难以选择,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道德两难问题。(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和问题。其暗含的道德

规范往往叫人难以抉择。)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激发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思索园1.讲述故事《海因兹偷药》2.辩论:这是本课的重点,要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一次阅读故事,然后选择正方或反方参加辩论。正方:海因兹不应该偷药,因为偷东西是

犯法的。反方:海因兹应该偷药,因为这样的做能救他的妻子。辩论规则:1.第一、二组代表正方观点,第三、四组代表反方观点;2.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每个人的观点,再派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可以补充发言;3.辩论开始时先由辩手正方发言,然后反方阐明观点,每方发言不超

过一分钟,一分钟内可以补充发言。4、结果没有对错,每方发言精彩可加一分,最后得分多者胜出。辩论的正反方可根据学生的人数分成两组或四组由若干人担任主辩手,其他人作为支持者,可以帮助补充相应的观点,将辩论观点3写在纸条上。辩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理性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对是非、

善恶标准的把握。注意:辩论无胜负之分。回忆录: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左右为难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你还知道哪些左右为难的故事,人们是怎么处理的?七嘴八舌当我们遇到两难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可与下一环节“回忆录”结合起来,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体会来谈。1.首先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要和难处.2.坚持原则,用原则做决定。3.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4.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看法时,用实验做决定。5.当前两个方法都不适用时,去做吧,啥也别管。6

.学会冷静:人是感情的动物,而几乎90%以上的两难问题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要让学生明确,当遇到两难问题时,应把握原则,坚定立场,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不能损人利己。心灵驿站让学生阅读“心灵驿站”的内容4备课延

伸:两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是必须解决的。碰到两难的事情,建议从3个方面寻找答案:1.首先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要和难处.2.坚持原则,用原则做决定。这个世界上很多的问题,是我们的贪婪造成的。如果给自己定下一些处理事情和为人做事

的原则,会发现很多让人两难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管理者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给自己确定原则的过程。3.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将心换心,抱有一种合谐、双赢的态度,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不管是多么麻烦的两难问题,总能有解决方法。4.对一件事

情有不同看法时,用实验做决定。管理上的很多问题不是分析可以解决的,因为你无从分析,也不是讨论可以解决的,因为大家的意见截然相反,也不是经验可以解决的,因为你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又不是原则问题,解决两难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做实验,

让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5.当前两个方法都不适用时,去做吧,啥也别管。很多时候,往左还是往右并不违背任何原则。要做的事情没有办法通过实验决定,要么因为没有时间做实验,要么因为实验的代价太高。这个时候

,往左还是往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一个决定,不做决定,结果是零,做了决定,得到50%,终归好过是零。决定了往一个方向走而不是犹豫不决,能得到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机会,哪怕是错误的决定,毕竟还能根据行动

的结果做调整。6.学会冷静:人是感情的动物,而几乎90%以上的两难问题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管是某个人的学业、求职、婚恋、仕途以及生老病养,还是关系到这个人的亲朋好友等问题,无不与感情相关。而在巨大的感情或情绪的压力下,人就容易出现烦躁不安、郁闷不

宁。但每个人对这种不宁情绪都有一定的忍耐限度。对于心胸宽广的人来说,可能承受得多一些、久一点。而对于那些心胸狭窄的人来讲,只要有一丁点委屈就会受不了。而一旦情绪失控,超出了个人的容忍限度,达到了爆发点,那就是什么傻事都做得出来的。如果在两难问题面前,需要你理智对待的时

候,那么情绪失控,不能冷静心智,错误的抉择就很容易发生。因此,必须在头脑冷静下来再处理两难问题,而不能在情绪激动,大脑发晕时,匆匆做出抉择。韩信对情绪控制就非常出色。应该说从小到大都活在别人的笑骂声中,即使习以为常,心里自然也会积怨愤恨较多。如果青年屠户再存心挑衅,无异于火上浇油,

别人一定是受不了的,而他却能压住心中怒火,稳定情绪,从而使头脑处于冷静清醒之下,从容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1]针对海因兹偷药的行为,柯尔伯格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假如海

因兹不爱他的妻子,他是否应该去偷药?为什么?假如不是海因兹的妻子,而是他的朋友得癌症快要死了,他是否应该去偷药?为什么?5等等,借以分析被试在回答问题时是如何进行推理的。柯尔伯格对l0多个不同国家的被试进行研究,发现尽管种族、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但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

趋势却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处于这一

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海因兹为妻子偷药符合他的自身利益,药剂师赚钱也符合自己的自身利益。这个阶段中个体的道德判断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即认

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开始从关心

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已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则,即强调对法律

和权威的服从。因此,海因兹偷药值得同情,但不能宽恕,否则,社会就会发生混乱。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如果一

个人感到法律有失公平,就有权利通过正当途径说服别人改变法律。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其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因此,海因兹有责任挽救任何人的生命,不管这个人是他的妻子、

朋友还是路不相识的陌生人。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在生活中,要让儿童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