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接力版】五年级上册《(演唱)杨柳青》教学设计2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64.500 KB
  • 2023-0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接力版】五年级上册《(演唱)杨柳青》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接力版】五年级上册《(演唱)杨柳青》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接力版】五年级上册《(演唱)杨柳青》教学设计2.doc,共(5)页,6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1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演唱《杨柳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杨柳青》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歌曲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7小节)。衬词在歌曲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2、在聆听、模仿、律动、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江苏民歌的韵味。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

并了解民歌中的衬词、五声调式音乐特点。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教学难点衬词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欣赏江苏美丽风光,随音乐律动。2、用江苏方言师生问好。3、通过教师的穿戴引入到江苏民歌《杨柳青》。(设计意

图:通过欣赏江苏风光,听江苏方言,看老师的穿戴让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学习江苏民歌的愿望。)二、新歌教学。(一)、了解歌曲特点1、初听歌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初步感知。2、复听歌曲。(

1)学生分成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和冬天组。听歌曲范唱,四个组分别做二拍子律动,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学生根据老师的四把代表不同季节的扇子来描述歌曲的内容。3、了解歌曲不规整结构及乐句结尾特点(1)玩传扇子游戏,划分乐句。游戏规则。老师把扇子传给一个同学后,请这

位同学把扇子传给旁边的同学,请拿到扇子的同学站起来,一个同学代表一个小节线。老师歌声一停,扇子在谁的手里就请谁把扇子举起来。(2)设问: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由几个小节组成。(板书:6、6、4、7)(3)设问: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中的乐句结构有什么不

同。(4)总结:这是一首是不规整结构歌曲。民歌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即兴创造的,加上衬词的灵活性,所以很多民歌都是不规整结构。4、四个乐句结尾的特点。师唱歌曲旋律同时板书111。生找特点并演唱。(后三句相同)5、选择合适的力度

演唱111。提示:江苏人说话轻声细语。6、唱歌曲旋律,感受民族五声调式。学生唱歌曲旋律,唱一个音,老师贴一个树叶,如果这个音在后面又出现了就不贴了,请同学们观察这首歌曲由几个音组成的。(5个)(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体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了解江

苏民歌《杨柳青》的结构、乐句特点及调式。)(二)、学习衬词1、听歌曲,找衬词。找到111对应的衬词“青啊㖸”“崩啊㖸”并演唱。2、学唱第一句衬词“嗬嗬依嗬嗬”。女生设计适合女同学的动作,男生设计适合男同学的动作。3、对比三个“杨柳叶子”不同之处。(音调越来越高,强调对家乡的赞美之情。)4、接龙

演唱。师唱歌词部分,学生唱衬词部分。5、总结衬词的作用。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使歌曲更加活泼,风趣,更能体现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设计意图:从上一教学环节中乐句结尾特点111对应的衬词入手,到三个衬词“杨柳叶子”的学唱,再到其它衬词,层层递进解决难点,感受、体会衬词在歌曲中的作

用。)(三)情景表演,巩固歌曲。1、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2、自学歌曲的二、三、四段。一个学生随机出示四把代表不同季节的扇子,学生根据扇子上四季图案,跟着钢琴分别演唱歌曲的四段。3、完整演唱歌曲。四个小组分别做二拍子律动演唱歌曲。4、两人配合演唱歌曲。感受和体会四季迷人的景色和对家乡的热

爱。(相互轻拍肩膀,表示问好。)5、学生围圈表演唱歌曲。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成圈,一三句向里走,二四句向外走。用转身划分歌曲的乐句,提示学生转身也是演唱时的气口。(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即

可以巩固歌曲,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体验、表演音乐。)三、延伸拓展,深化民歌认识。1、设问:有没有会唱广东民歌的同学,唱几句。2、欣赏广东民歌《月光光》。3、欣赏东北民歌《看秧歌》。4、比较三首民歌特点。

相似之处:都是用方言演唱的,体裁都是小调,歌曲中都有衬词,都是不规整结构歌曲。不同之处:歌曲风格不同。南方方因山水秀丽,小桥流水,语音柔和,所以音乐风格比较纤细柔美;北方则高山峻岭,辽阔平原,语音爽直,所以音乐风格比较

粗犷、豪放。5、小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唱自己家乡的民歌,下节课一起展示。(设计意图:拓展视野,感受本地民歌和反差较大的东北民歌。引导学生结合《杨柳青》歌曲特点比较三首民歌相似之处及风格的差异。)四、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小组合作贯穿课堂的

每个环节。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采用了直观导入,创设情境,情趣教学,创造——活动——体验等教学法。整个活动让全体学生动了起来,在动中学、乐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音乐课,学生都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能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看到他们这种神情,老师感到很欣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