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华中师大版】二年级4《学习快乐多》教案

DOC
  • 阅读 8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4.500 KB
  • 2023-0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心理健康【华中师大版】二年级4《学习快乐多》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理健康【华中师大版】二年级4《学习快乐多》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心理健康【华中师大版】二年级4《学习快乐多》教案.doc,共(4)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04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八年级上册教材要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八年级下册教材以帮助学生能够主动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为教育主题。本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的全册教材,它宏观

上介绍了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面的几个单元的都是以本单元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本课是本册内容的开篇,系统的介绍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以及我们应尽的义务。所以,本单元本课在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体会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增强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具备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理解公民可以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3

、重难点分析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是本框的难点。二、学情分析在中学生享有哪些权利的问题上,由于现实社会中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

有的学生认为中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多少权利,这一模糊认识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澄清,由于人民和公民这两个概念是抽象的,而且在当今时代对于人民这个概念更是难以理解。三、教法设计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

、情感激励法:创设特定情景,激发学生情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3、相近内容比较法:教材中人民和公民的含义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区别,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讨论法。四、学法指导1、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

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

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

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

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

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2012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大

家看到的这一场景是什么?你们会唱我们的国歌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伟大祖国。(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页虚框内容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

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的,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学们想一想你属于人民的范畴吗?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小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1、你知道公民、人民、国民这些词语吗?能不

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阅读教材6页漫画,思考问题:(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然后引入公民的概念,并

结合相关链接和讲解“华侨”“美籍华人”“中国人”“中国公民”的含义来加深学生对于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联系。2、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公民与人民的概念:(1)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但属于公民。(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大家都属于人民,我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1)上述情景

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通过这一材料的处理引出什么是公民权利和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案例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页虚框内容,回答:(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

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才能落到实处。其中,最

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它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提问: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参看P7虚框内容,要求学生

写一写、说一说)小品表演,八个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表演《尴尬的搜身--教材7页虚框内容》,分组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

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

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六、板书设计: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3、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不被动摇。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2、人民和公民的区

别。3、法律保障公民权利。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