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花城版】六年级上册《古筝曲《渔舟唱晚》教学设计2.doc,共(4)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80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走进古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
表现力。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播放古琴的图。师:我们上学期就认识,感受了我们民族古老乐器-----古琴,它的音色古朴浑厚而悠远。这节课,老师要跟大家一起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另一件民族乐器---古筝。二:授新课1、介绍筝(古筝图片)。认识古筝
结构、音色,对比古琴。(对比古琴古筝结构不同,更好辨识古筝。)2、初听音乐介绍曲目作者和曲目来源。师:《渔舟唱晚》是表现江南水乡傍晚的美景和渔民充满乐趣的捕鱼生活。3、复听音乐:欣赏动画,分辨音乐结构。板书小标题。4分段欣赏第一部分:a、乐曲速度
怎么样?b、乐曲中的颤音,滑音让你们想到了什么?c、这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师小结:第一段,抒情的慢板。以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同时配合左手“吟、揉、按、滑”等装饰技巧,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
受和对景色的赞赏。第二部分a、乐曲中速度有什么变化?力度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b、听音乐,学生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哼唱主题部分,体会喜悦情绪。c、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小结: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
,犹如水波荡漾,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相互问候、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把打鱼的乐趣展现得惟妙惟肖。第三部分a、乐曲中的双劈,花指,刮奏让你想到了什么?b、速度的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c、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师小结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加强,运用右手拇指较有力度的“双劈”,音色既明亮又浑厚,再加上“花指
”及“按滑迭用”等古筝特有的各种手法予以辅奏,很好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尾声a、乐曲中的“刮奏”技巧,让你想到了什么?b、尾声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c、速度有怎样的变化?师小结:尾声部分,在高潮突然
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用左右手交替刮奏,突出古筝特有的韵味,展现水流在满载而归的小船冲击下,激流拍岸的美妙声响。紧接之后,逐渐过渡到原来的慢板节奏,营造出一种余味无穷的氛围,描绘出晚霞里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5、完整欣赏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再一次完整的聆听
完整这首乐曲,这一次我们来听一位青年演奏家王中山演奏的版本。相信同学们一起会有不一样的感觉。6、课外拓展。欣赏2008年奥运会上《春江花月夜》古筝视频7、总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了解名族音乐,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