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花城版】六年级上册《古筝曲《渔舟唱晚》教学设计1.docx,共(2)页,22.27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80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一、导入1、播放主题音乐,介绍古筝古筝始于秦汉,盛传至今,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曲、技巧丰富,极善于表现抒情的,又能演奏出气势磅礴的乐章。2、演奏姿势|右臂和前岳山在一条直线上,小腹距离侧板一拳半到两拳的距离,凳子最多坐三分之二。二、欣赏乐曲1、师弹奏,并出示几幅图,
结合图片来猜这首乐曲的名字。2、完整聆听此曲,思考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满载归来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藤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这一诗句。因此命名为《渔舟唱晚》。3、
复听乐曲,当听到音乐速度,情绪有变化时举手示意。讨论音乐有几个乐段组成。乐曲有两个乐段加尾声。a.欣赏第一段第一主题抒情的慢板,富于歌唱性的旋律,配合古筝的吟、揉按滑等演奏技巧,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万顷碧波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美。b.欣赏第一段第二主题音乐节奏加快,
情绪趋于热烈,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乐句使乐曲的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形象的表现出了渔夫荡桨归来、相互问候、成风破浪向前前进的欢乐情绪,把打渔的乐趣表现的惟妙
惟肖。c.欣赏第二段音乐(托劈的演奏技巧,速度,力度变化对音乐情绪和意境有什么变化)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刻画画了荡浆声、摇橹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加强,运用右手拇指较有力度的托
劈,音色明亮又浑厚,再加上花指,滑音的运用,很好表现出渔舟进岸,渔歌飞扬的热烈场景。D.尾声尾声在高潮部分突然收住,尾声缓缓流出,刮奏突出古筝的特有韵味,展现水流满载而归的冲击下,激流拍岸的美妙声响,紧接着,逐步过渡到原来的慢板
节奏,营造出一种鱼尾无穷的氛围,描绘出晚霞里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5.完整欣赏乐曲,并模唱主题旋律。6.听旋律识别哪个旋律属于《渔舟唱晚》片段。7.拓展根据乐曲表达的意境,分组为音乐配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