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

DOC
  • 阅读 9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420.958 KB
  • 2023-02-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教学设计9.docx,共(12)页,420.95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9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设计表课题:《走进戏曲(三)--画脸谱》科目:音乐学生年级:五年级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理念根据《课标(2011年版)》指出:“3-6年级学生,聆听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

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每年应学唱京剧或者地方戏曲的片段”。本课里,我将落实这一要求,承前三年级与四年级“走进戏曲”系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把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看、动、演、唱、画等多

种参与方式在聆听、模仿中熟悉、了解我国这一独特艺术的魅力。二、教学内容分析1、京剧的诞生1970年,是清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诞,召集天下各个戏班到京城演出。这其中,来自安徽的三庆班深得乾隆的喜爱,于是演出后就在北京留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所谓“徽班

”就是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戏班,他们不仅演唱昆曲,还擅长二黄、梆子等地方戏。此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其他徽班也相继进京,他们与“三庆班”成为名贯京城的“四大徽班”。正是“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形式的序幕。从此,一批批演员以徽调、汉

调为主,吸取了昆曲、秦腔等其他剧种的特长,经过五十多年的衍变,一个新的剧种--京剧诞生了。22、京剧四大行当生、是京剧舞台上最常见的主人公,演绎的是舞台上的各种男性角色。根据年龄和气质的不同又分为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等。旦,演绎的是京剧舞台上女性形象。

根据年龄气质又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净,就是花脸,演绎的性格品质或者相貌与众不同,具有突出特征的男性角色,从老到少都可以。比如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金脸的孙悟空等。丑,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

,说的就是丑行的重要性。京剧中的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不分大小,忠奸善恶统统可以演。他们既活泼风趣、滑稽搞笑,又能画龙点睛。3、京剧的节奏调式中国戏曲音乐可以为两大类:曲牌体和板腔体。昆曲是曲牌体的代表。京剧音乐则是板腔体。“板”是节奏,

“腔”是旋律调式。版腔体就是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构成整出戏音乐。比如,剧中人回忆往事就会用比较舒缓板式唱腔。相对于曲牌体来说,版腔体比较灵活多变。京剧音乐是通过节奏节拍的变化而变化,节拍节奏是由鼓师用鼓和板来掌握控制的。板的敲击声音很响,是强拍;鼓

的声音闷一点,算是弱拍。在京剧术语中,强拍称作“板”,弱拍称作“眼”。一眼板:一板一眼,一拍强,一拍弱,相当于西洋音乐2/4拍。三眼板:一板三眼,一拍强三拍弱,也就是4/4拍.无眼板:只有一板没有眼,就是只有一拍,可以写作1/4拍或者1/8。散

板:即没有眼也没有板,就是自由的,没有节拍.3“腔”就是调式.京剧曲调主要有两大类:西皮和二黄.所以京剧也常常被称为“皮黄戏”。“西皮”来源于梆子腔戏曲(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曲调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具有明显的北

方特点,一般用来表现欢快、愤怒、激动等情绪。包括:导板、摇板、散板、快板、流水、二六、慢三眼等。“二黄”则比较平稳,稳重,深沉。南方风格比较突出,适合表现沉思、忧伤等情绪。包括导板、摇板、回龙、原板、快三眼等。4、

如何区分“西皮”和“二黄”京剧演员演唱前,乐队都会先演奏一段引子,相当于歌曲的前奏,这个叫做“过门”。不管过门的起始音是哪一个,最终音都要落在“1”和“6”这两个音上,这就是“西皮”、“二黄”不管结束

总在“565”“561”。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观赏京剧,学习念白”与四年级“观赏京剧,学习唱段”,学生对京剧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由于课程的重视度,学生对于京剧认知还甚浅,也或许是对京剧没有什么浓厚的兴趣。五年级的学生正是对知识的获取由教授过渡自主学习的

阶段。因为,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课下复习并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多种教学形式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4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主动探索有关京剧的基

础知识,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瑰宝。2、初步分辩京剧脸谱(色彩、对比、夸张)的特点及各代表人物;能够热爱戏曲节奏和韵味,了解京剧西皮流水唱腔基本的特点。3、通过听、画、赏、唱等形式更好的理解京剧内涵,并能在表演中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体验我国独有的戏曲艺术魅力。教学方法:自主

探究法教授法教学重点:分辨京剧脸谱(色彩、对比、夸张)的特点及各代表人物。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西皮流水唱腔的基本特点。教具多媒体、课堂乐器、钢琴、脸谱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请学生回忆京

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师:艺术的大门悄然打开,在大门里一个个京剧的人物向我们轻轻走来。你认识他们是京剧的那些人物?2、师演唱两段京剧请生听生:“生、旦、净、丑。”生听辨回答人物--“旦”“净”并说出人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分辨与学生一起回忆京剧的“四大行

当”由此点出“净”角。走进戏曲(三)--画脸谱。5辨角色人物物特点。二、教授新课1、认一认玩一玩出示节奏,请生读与拍打。4/4XXXX|XXXX仓仓仓仓|仓才一才X0||仓0||2、学一学念一念把节奏变成1/4拍,请生自主学习并拍打出来。生先读出节奏后边读打节奏,最后模仿带京味

的节奏念白。生自主学习探讨出1/4节奏。(掌握1/4拍节奏的速度和韵律。不可太快。)1/4XX|XX|X||仓才|一仓|才||让学生在玩乐中,熟悉京剧的节奏和韵律。通过上一环节的4/4拍节奏让学生自主深入1/4拍学习,使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更热情。把节奏--接6师生接龙

:(上场亮相)师念前半句,请学生来接后半句。将学生分成4组,分别扮演甲、乙、丙、丁。3、画一画念一念请学生出来电脑勾画脸谱,认识京剧中脸谱人物各异,丰富多彩。总结“净”角的特征与因为角色不同所带来的不同脸谱。第一次教师念前半句生念后半句;第二次生念前半句师念后半句。生把握速度分别扮演甲、乙

、丙、丁。巩固(上场亮相)段。分别请两位学生出来电脑给脸谱填色。龙--独立念白(上场亮相)由浅入深把知识点慢慢渗透,引入脸谱。导出课文P30页。通过学生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脸谱的勾画,让学生在活动中对“净”角与脸谱进行总结与归纳。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性的学习

会对知识更牢固,对知识73、听一听学一学师范唱“西皮流水过门”。师弹琴与学生一起解决难点句。“我扮曹操……”4、唱一唱想一想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西皮流水过门”,请学生在听、唱过程中想一想“西皮流水过门”的特征。生仔细聆听感觉其京剧的韵味。生随老师与琴一起解决难句。学生听与唱中想一想“

西皮流水过门”的特征。(不管过门的起始音是哪一个,最终音都的获取更满足。通过教师的范唱把“西皮流水过门”介绍给学生,由范唱引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钢琴弹奏的难句更使学生把京剧贴近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听、唱、想把知识点再次深入。也通过这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的形式,使学生学会总结与

研究性的实85、玩一玩演一演请学生根据脸谱编创动作表现人物特征。请学生边唱边配合表演。做到生生合作、合合参与。要落在“1”和“6”这两个音上,这就是“西皮”。西皮流水板的特征是:1/4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节奏。唱腔的第一句从板上起唱,下边的其余唱句,在板上开唱和过板

开唱都可以,但其它唱句过板开唱的较多。因流水板是有板无眼的形式,所谓“过板开唱”,就是从后半拍起唱,每句唱腔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板上。)生分别编创包公、关公、曹操、孙悟空的人物特征动作。施。学生通过编、演、唱协作合作的形式,把本课的内容

在不同的形式表现下得到更多的熟悉与巩固。做到生生合作、生生参与。从而更爱唱京剧、演京9戴上脸谱全班合作表演。个别学生负责戴上脸谱,其余同学既伴唱也做上自己创编的人物特征动作。达到演一演的目的。剧。通过全班的合作表演,

达到关注水平1、水平2…不同学习能力把握的学生。并且在唱、演的过程里,使学生在演中更能表现京剧韵味的演唱体验。三、巩固复习请学生跟伴奏演唱上场亮相--西皮过门。生随跟伴奏演唱上场亮相--西皮过门。通过伴奏演唱可以检查学生本课掌握的学10

习情况,以便作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安排。四、课堂总结“心手相抵传承国粹”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把京剧的小种子在心里散上,让它发芽,并不断的给它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最后,做到“心手相抵传承国粹”。五、课堂结束。生随着音乐走出课室。教学反思:本课是我在听了宋蔓蕾老师“关于核心素

养下的学科教学”讲座与奥威斯小学《凤阳花鼓》“同课异构”的学习后“磨”的一节关于传统文化的课。在备课时,我首先思考的是自己的核心素养下能引领学生怎样的音乐课堂?我想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知识快乐源码,我就要不断的思考、寻找、获取更多更

好的知识面。从教材分析中找到更多的知识要求;从分析学生情况下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从而设计教学11目标;由教学目标设计出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在环节中思考怎样的教学评价更大程度上可以达到目的并“锦上添花”。“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

学目标设置的,所以,正确地设计教学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如何把这“起点”先做好呢?不能大、空、虚、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材年级安排,学生经过三年级“观赏京剧,学习念白”与四年级“观赏京剧,学习唱段”已对京剧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我就想通过听、画、赏、唱活动中让学生初

步分辩京剧脸谱(色彩、对比、夸张)的特点及各代表人物,通过教师的演、唱使学生回忆“西皮”的特点,进而更深入一层的了解“西皮流水唱腔”,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玩乐中热爱戏曲节奏和韵味,共同体验我国独有的戏曲艺术魅力。从而“心手相抵”主动探索有关京剧的基础知识,热爱我国

传统文化瑰宝。在实施的过程里,我发现,教师的演与唱不能少。当我在课堂的开始分别演唱“旦”“净”角让学生听辩时,学生的兴趣点很快就来了。在五(一)班与五(三)班上时,还有学生会跟着老师的动作“模”,跟着旋律“

哼”,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开始。在实施中,我也发现“传统文化”的课要上得不“空”不“虚”,实在的话,学生的参与非常重要。对于4/4、1/4节奏练习活动时,在上五(3)班时,我过虑的担心学生知识可能会接受不快而自己的行为多了。后来,上五(1)班时发现我把学生能力“低诂”了,学生在自主研究

与摸索中完成环节任务点,反而,在参与中表现了更爱学习的态度,为后面的知识层层深入有了持久下去的能动性。12课后,我们科组的老师们一起把各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招集调查反馈。发现,水平1的学生既把知识点掌握了,更表现出了对京剧浓厚的兴趣。宋老师说过“课

堂,不能只面向水平3或水平4以上的学生,不能只培优而忽视的转差”。把目标设实在、设具体,那么环节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把知识点层层渗透。从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慢慢的深入理解并解决,是听课领导们对本课的评价;能照顾全体学生面向

不同接受能力学生差异是科组长对本课的评价;能让年轻教师端正教学方向,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本科组年轻教师们的体会。最后总结,引用宋蔓蕾老师的话“每一次的参与就是一次成长的过程,珍惜每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日常教学里,我仍会不断的“磨”课,让自己不忘初心,不断前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