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甘少儿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插上想象的翅膀3》教案.doc,共(4)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1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想象真奇妙主讲人朱斌教学目标:让学生们了解想象力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生活变得有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法宝。想象力对于人一生的创造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孩童时期我们就应该尽量的去引导开发
孩子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二班学生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称:一、激趣导入: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喜洋洋》动画片,引起他们对想象力的注意,而且感受到想象力的奇妙。二、活动与训练1、闭眼
听故事,通过教师讲授《小白兔吃面包》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头脑中的想象,让学生深刻了解什么是“想象”。2、将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设计四个活动感受想象无处不在。(1)教材第26页的内容,通过图片中人物的表情来让学生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讨论三组云朵的图片,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相似的对象,尽可能多的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联想练习,给学生一些名词,让学生自由发挥联想,例如街灯,湖水,镜子,花骨朵(4)跳跃性思维练习找两个不相干的
词语,想办法连接起来。例如运动鞋和宇宙,吃饭和跳舞,游戏和衣服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讲述未来的故事(学校,城市,交通)让学生离开实际表象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4、总结想象力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学会联想是第一步,然后再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想象力需要多读,多看,多想,自己必须
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行。三、结束,老师总结一个人如果能够一直保有想象力,那么他的世界就会比别人缤纷得多,有趣得多。四拓展延伸从最简单的沙子入手,感受想象的力量与美妙(播放沙画视频)说明: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已经有的表象进
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大类.有意想象是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它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又可以分为理想和空想,因而把幻想说成是空想不对的,幻想力是发明创造者的必
备的重要心理品质。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的极端形式是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梦常常把“思”搞走样变形了。实质上想象就是一种形象思维。如果子女想象力丰富,可以为他创造条件,引导兴趣,让他
向文学家、艺术家、设计家方向奋斗。如果他的想象力不强而又没有这方面的潜力,就不要赶鸭子上架了。否则,不但搞不出太大的成就,还会使孩子很苦恼,误了孩子的前途和发展。《想象真奇妙》教案主讲人朱斌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