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信息技术【大连理工版】一年级下册《找准基本键》教案4.doc,共(3)页,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13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评优课教案学校雷锋小学学科信息技术授课教师崔强课题找准基本键课时1年级3教学目标1.认识基本键并掌握基本键位指法,掌握基本键位指法练习的技巧2.掌握正确的基本键位指法操作,学会“基本键”游戏的玩法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质和持久
学习的毅力,保持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基本键的认识及操作技巧难点:基本键位指法的熟练掌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问生:答师:指导生:讨论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想成为“打字高手”吗?认识了键盘还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指法哦!二、讲解示范,形成技能1、“基
准键”指法(1)提个醒:打字时手指自然弯曲,轻放在基本键位上,击键力度与速度要适当。(2)参考教材,键盘中的基本键分别是哪几个键?母键又是谁?(3)根据分区,把手放在基本键上(4)大拇指放在哪儿?(5)G和H应该由哪个手指头负责呢?2
、基本键练习(1)启动“键盘小能手”(2)学习使用“键盘小能手”进行基本键位的练习3、间休师:引导生:操作师:问生:答猜谜语三、实践活动(一)布置任务:1、用“键盘小能手”(基本功)中的小游戏继续练习指法吧!比比看谁的基本键指法最熟练!(二)各小组由小
组长主持比赛。四、检测评价,拓展延伸1、各小组介绍自己的活动成果。2、对活动优胜者进行表彰。3、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4、有什么样的小窍门?5、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6、教师对同学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板书找准基本键评优课教学反思学校雷锋
小学学科信息技术授课教师崔强课题找准基本键课时1年级3教学反思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赞可夫也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因此为了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我充分发扬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有
意识地穿插了游戏教学,比如在学习鼠标操作时,在教会学生鼠标的基本操作后,不是用枯燥的习题让学生们练习,而是让他们利用“七巧板”,在快乐的玩乐中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于是在教学键盘时,为了让学生们
主动快乐地练习,我特意联了网,孩子们可以安装金山打字通中自己喜欢的一款打字游戏进行练习。毫无疑问,孩子们是快乐的。但是我却很快的发现了严重的问题:孩子们为了游戏而游戏,完全忘记了游戏的初衷——掌握键盘指法。很多学生都用一个手指头去击
打“老鼠”、“太空敌机”、“落地苹果”。无论我怎样强调指法,强调手指分工,学生们依然如故。我甚至一个一个指导,可是效果甚微。课后学生们高谈阔论的是打到第几关第几关。这样可不行,键盘是重要的文字输入工具,三年级学生能够利用键盘进行输入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更为以后操作计算机奠定扎
实的基础。本来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指法,能使用正确的指法输入一些简单的文字。再三考虑,我断了网,让学生“返璞归真”,不再用游戏练习,而是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扎扎实实地练习指法,手指分工。没有了游
戏的刺激,课堂虽然安静了点,但是学生们都找到了“基准键”。但是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发现学生们将“基准键”上移或下移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又强调“基准键”含义功能。尽管如此,仍然有学生不能掌握“基准键”的要义。为此我不停地在教室内巡视,遇到错
了的就赶紧给指导一番。仅仅两个班的教学几乎磨尽了我的耐心。就在我打算采取“暴力”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前几天儿子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游戏:猫捉老鼠。“小朋友们分成两队,一队扮演猫,一队扮演老鼠,画一块地方作为老鼠们的营地(猫不许进),老鼠要不停地多开猫去营地外搬运‘粮食’,如果被猫抓到,那就要被
猫‘吃掉’。”于是乎,又练习的时候,我就和学生们玩起了这个猫捉老鼠的游戏:“你们的十个手指头就是十只‘小老鼠’,‘小老鼠’的营地是’基准键ASDFJKL;’,‘小老鼠’们不可同时出洞,必须一个一个出洞搬运‘粮食’
。老师就是那只抓‘老鼠’的‘猫’”。‘小老鼠’们准备就绪后,随着游戏的开始,我这只“猫”不停地走动司机抓取不按规则出洞的“小老鼠”。有个别的被抓住的“小老鼠”,我还没来得及给以惩戒,他们就立刻想到了游戏规则
,马上按照正确的指法开始练习。因为有了以上的形象的比喻,学生们乱认“基准键”的现象没了。因为有了老师与学生的游戏互动,孩子们在课堂上仍然是快乐的,而且学习效果是明显的。我想,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计算机游戏也并
不是万能的,虽然它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可有时并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要选择适合学习内容,适合学生的练习方式,给学生们作出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