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有生命的石头》教学设计2.doc,共(3)页,2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6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第15课有生命的石头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江苏古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了解古代石刻艺术的选材、画石、雕刻的制作过程,并用黑水彩笔作画石练习。产生对石刻作品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
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及特色,学习画石的方法教学难点:画石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石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导观察感觉导入1.师:拿起一块石头?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石头)是啊,是石头。2.眼观手摸:(第一次观察抚摸)每个桌上都有许多石头,大
家观察一下:他们都有什么形状?形状相同吗?(不相同)他们都有什么色彩?色彩相同吗?(不完全相同)再伸手摸摸不同石头表面的肌理相同吗?(不完全相同)这些石头不仅在形状、色彩和表面肌理上各有不同,叫的名字也各有不同。
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这块是最普通的青石,这块是常见的鹅卵石,这块是中国四大名石之首的灵璧石,这块是……石头还有很多名贵的品种,如钻石、猫眼、红宝石、蓝宝石、水晶、碧玺……包括老师手上戴的翡翠石手镯。但不管是名贵的石头,还是普通的石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字:石头。3.再观察再抚摸:(
第二次观察抚摸)同学们再摸一摸桌上那一堆石头中你感兴趣的那块石头,什么感觉?(生自由发言,如冰冷、光滑、粗糙、尖利)4.敲击听声:再拿小钢尺等东西敲一敲它,趴在上面,耳朵贴近他,听听他的声音。听……它在唱歌呢?(PPT)歌曲:木鱼石的传说。5.师
:歌里为什么说石头会唱歌?它为什么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能给懦弱者以坚强?给善良者以欢乐?这石头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有着怎样的秘密?石头是有生命的吗?6.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抚摸着石头走进石头的
生命里,了解石头的前世今生,寻找石头的文明密码,感受石头的生命奇迹。板书课题:有生命的石头。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块普通的石头,这块石头有生命吗你听过石头中有生命吗?通过本课的学习,这个答案肯定会“水落石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
15课《石头中的生命》二、自主学习1、教师简单介绍陵墓石刻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把都城建立在南京。2、学生欣赏。(1)人:武将、文臣:你看武将和文臣从着装、动作、神态方面来分析有什么
不同?(2)神兽:麒麟,辟邪。神兽,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左边的一只叫麒麟,右边的一只叫辟邪,麒麟是皇帝陵墓前的神兽,辟邪是王侯墓前的神兽。石虎、石象。明朝的石虎少了些气势和动感,但多了几分温驯和可爱。(3)神柱:南
朝陵墓神道石柱由柱头、柱身、柱座三部分构成。南朝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圆形,碑身呈长方形,碑座为龟趺形,三、作业练习:1.正是经过石刻艺人们灵巧智慧的双手,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这些精美的石雕,这些石雕栩栩如生,充满力量,好像真有生命。下面,老师这里有一块石头,请您
想一想,这块石头可以做成什么。请一生上来画石。2.今天,每位学生都带来了石头,这块石头以生命。在石头上画一画,画完后举手。四、拓展师:这些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石刻,如今,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一方面
,石刻面临着风化、空气污染、酸雨侵蚀等的损坏;另一方面,许多石刻所在地,都被纳入了开发房地产的范围,一些农民靠近石刻栽种庄稼。还有一些游人在石人石兽上乱刻乱画。几十年来,不仅石刻本身破损严重,石刻周围环
境风貌的破坏更是惨不忍睹!师:你能想出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吗?生活中的设计——生活延续石头的生命石头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1.苏东坡曾在徐州黄毛岗上看着满山坡的大石头散乱而卧的样子,发出“满坡乱石如
群羊”的感慨,来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石头艺术作品。PPT靠枕这些靠枕图片是不是也能让你发出“满地靠枕如石头”的感慨呢?2.PPT鹅卵石凳子。看看这些鹅卵石图片,放大后它们变成了什么?(椅子)3.石头人头像:如果把一些彩色的石头给同学们,一定也能拼出各种奇特的造型
。4.石头衣服:看似很沉,实则只是普通服装的重量。5.石头建筑:回归大自然的感觉2幅图。在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石头作品呢?你们今天的作品就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比如:给同学们的石头联想绘画作品加上一个底座,就成了一件可放在桌上观赏的小摆件艺术品
。有些人把玉石拿在手上爱不释手的把玩,就成了文玩、小把件。更多的是把石头做成手镯戴在手上,镶嵌了挂在脖子上以作装饰,扮美人类。五、结束语学习完在这一课,同学们觉得石头离我们遥远吗?(生自由讨论回答)300万年前,遥想先祖石
器时代——的确遥远,但欣赏了这些石头艺术品——却分明感觉距离很近。抚摸着石头它们依然——冰凉,但了解了它的历史,我们分明感到了石头里流淌着鲜活生命。从远古到现在,石头它一直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人类,从未离开。中国石文化,风情万种,源远流长,堪称国粹。它源于远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明、清及近代。
当今,集石、藏石之风日盛于全国且已走出国门,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形成热潮,被誉为独特的东方石文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研究。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