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五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九课《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10.docx,共(4)页,15.91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94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感悟到每件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点与不足。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给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方法。学情分析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进入社会
,他们不仅自己尊重自己,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获得良好的评价。但是他们的这种价值感容易走极端,当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自尊需求一致时,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他人的评价不能满足其自身需求时,他
们可能就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自暴自弃。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同,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正向地面对自我,正向地评价他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
自己的不足。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师生共同达成心理约定师:又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心理约定吗?(出示心理约定的内容:用心倾听眼神关注暂停评判坦诚放开积极反馈突破自我)一、选选物品,观察闪光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百宝箱。猜一
猜:老师的百宝箱里装了一些什么宝贝?(出示金子、木头、泥土、镜子、塑料袋的图片)在这么多物品里,你最喜欢哪一件呢?学生畅谈2、教师小结:看来每一件物品都有吸引你的地方,这也是每件物品的闪光点,对吧?那石头能不能当镜子使用,让你看清自己呢
?金子能不能像泥土一样培育花草呢?(让学生意识到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同学们在看待物品时已经学会了通过现象看本质,那看待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时也能做到这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二、参与活动,谈谈闪光出示故事:《看不见的蝴蝶结》1、学生读故事2、思考:(1)小红
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2)为什么小红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全班汇报,教师总结师:你们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你们的善于思考、勇于发现。从表面上看,是蝴蝶结让她改变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小红只是借助蝴蝶结这个事物让她发现了自己的自信、美丽、有礼貌这些潜在的闪光点。这说明有一部分闪光点是外
露的,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有些闪光点是潜在的,不是很容易被人发现。4、交流:你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了吗?三、说说分享,发现闪光在生活中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开展“发现闪光”活动。1、出
示活动要求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提问:当别人说你的闪光点时,你的感受怎么样?3、好朋友互说闪光点刚才咱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现在我们来听听好朋友的评价,好吗?四、聊聊收获,感悟闪光1、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老师相信你们一定
能用所学的知识帮下面这些同学解决困惑——请你支支招出示案例,学生谈建议2、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升华,教师总结1、师生共同阅读关于自信的选段。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成长和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自信、快乐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