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四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十三课《传递友好》教案1.doc,共(3)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93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传递友好【主题说明】友好情感具有许多积极作用,友好可以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结识朋友、巩固友谊等。小学时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大约从四年级开始,儿童对友谊的看法,出现了对于活动规则类似的价值观和态度。因此教会学生友好交往
的行为礼仪对其以后的人际交往以及整个人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学会以落落大方、真诚自然的表现与他人交往、传递友好,感受传递正能量的魅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观察不同形式的友好表达方法,领悟传递友好情绪的积极作用;2、情感目标:友好是心情的自
然流露,也是情绪控制的结果,感受友好传递正能量的魅力;3、行为目标:能够在日常交往时,主动传递友好情绪。【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悟传递友好情绪的积极作用。难点:学会传递友好的正能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国传递友好的表情、动作图片。学生准备:课间十分钟游戏的一个情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
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观察不同形式的友好表达方法,初步感受友好的情绪可以传递。1、引导学生观察四幅场景图:①在小区的门楼看见认识的阿姨,微笑并问好②看见老师热情地打招呼③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扶起摔倒的同学④带着满足的笑容,走在回家的路上。2、交流:在每个场景里,你感受到什么情绪
?3、教师总结: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可以微笑面对他人,传递积极友好的情绪。1.了解每幅图是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2.建议用时5分钟左右。活动营(体验分享)观察不同形式的微笑,领悟传递友好情绪的积极作用。活动一:“友好”对对碰1、演一演不同国
家表示友好的肢体动作2、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个动作?感受到什么?3、仔细观看并记住各个国家表示友好的肢体动作,同桌两人一组,到老师这抽签,用抽到的国家的问候礼节,首先向自己的搭档表示友好,然后向班级的其他同学表示友好。活动二:
友好词语串串烧4、分组讨论表示友好的词汇,并将它写在纸上。5、各小组轮流说出一个表示友好的词语,不能重复,如果小组说不出时,请这个小组为大家唱一首表示友好的歌曲。(如“北京欢迎您”)。6、心理引导:友好的肢体动作可以缩短人与
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传递幸福、快乐、友好的情绪。1.活动时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注意学生的体验,避免说教。2.学生在交流“友好”的词语时可以适当提示,并和生活实际情景有机结合。分享屋(总结提升)感受友好传递正能量的魅力。1、教师提问:你觉得友好情绪的传递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2、对学生
的回答给予反馈补充。3、全班学习课本上的段落。心理引导:友好情绪的传递让人感受到关怀、理解、信任。1.学生回答时老师注意提升总结。建议用时5分钟拓展园(拓展延深)学会传递友好的正能量。1、设定情境:学校礼仪队正在招募一批亲善大使,你觉得自己在
传递友好时哪方面有优势?哪方面还需要改善呢?仔细想一想,动手写一写。2、小组内交流3、全班分享。1.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友好的态度动作、肢体语言方面进行提示。建议用时时10分钟。【活动反馈】1、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活动。2、学生是否感受到微笑传
递友好情绪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