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共(4)页,4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设计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八年级章节18.1.2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二、学情分析初二下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在内的绝
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已经逐步形成,上节课已经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也为本节课的探究提供了研究方法。因此由教师简单组织教学,由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行的判定定理4,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次检验和再提升。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能运用该定理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难点: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PPT课件调动学生积极性。动态图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学习的过程,抓住学生的求知心里,创造意境。图片素材制造浓厚的学
习氛围,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设计意图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一.复习引入:(1)提问.我们已学过哪些方法来判定一个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提问回答)二、新课讲解设问:若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能否判定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呢?活动:课本探究
内容,并用事准备好的纸条(纸条的长度相等),先将纸条放置不平行位置,让学生设想若二纸条的端点为四边形的顶点,则组成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若将纸条摆放为平行的位置,则同样用二纸条的端点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设问:我们能否用推理的方法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呢?小结:平行四边形判
定方法五:前提:若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结论:这个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用几何语言表达为:∵AB=CD且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练习:课后练习1小结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利用边的关系来判定平行四边形,注意满足两个条件。注意
:若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是不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的,它是梯形。作业布置:课本相关内容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找出题设、结论,然后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小组讨论,小组发言。Ppt课件Ppt课件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直观了解
学习的过程,抓住学生的求知心里创造意境。图片素材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六、板书设计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例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
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七、教学反思教学环节完整,过程流畅。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亲切。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
锻炼和培养。既注意到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探究学习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到了锻炼和提高。缺点是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不能很好解决,在实现“兵教兵”、“兵练兵”的过程中点拨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