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教科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 Who’s that lady》公开课教学设计5.doc,共(13)页,2.99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65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3教科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5ToysUnit9Isitacat?词汇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模块的主题是Toys,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熟悉又喜爱,而且又与学生的自身贴近,容易引起学生对本话题的学习兴趣与共鸣。本课时是词汇课
,是Module5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Unit9的7个玩具的单词toy,cat,dog,bear,rabbit,kite,ball以及一般疑问句Isit„?及其回答的句型Yes,itis./No,itisn’t.,并能小组合作
尝试朗读小故事《Guesstheanimals》。虽然集中了该模块的一个重点句型Isit„?Yes,itis./No,itisn’t.,学生已在一年级的口语中,学生已接触过toys这一话题,对本节课的单词cat,r
abbit,dog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另外,孩子们已在Unit7初步接触了What’sthis?这一问句,Unit8接触了一般疑问句Ishe/she„?及其回答的句型,对一般疑问句有了初步的认识,使本课时的学习难度得以降低。因此本课单词学习的重点是单词的音、形、义及句型
的灵活运用。二、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但注意力断断续续。在过去的两个月的教学中,我有意地渗透phonics教授词汇,学生初步有了尝试运用phonics学习词汇的意识,但仍需依赖教师的帮
助。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在游戏、故事中学习英语。这节课针对孩子的学龄特点,融入了分级有声读物《悦读联播》的故事,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并提供了机会,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本课时的语言。本班是“电子书包”实验班,2016年9月份才参加实验项目。目前全校只有约40台电子书包能使用
,而实验班有两个,一个是五年级,一个是三年级,两班共同使用电子书包。我班孩子处于英语规范学习的起步阶段,学习常规、习惯还没养成,平时没有用电子书包上课的经验,所以我班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操作是不算熟练的。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三个运用电子书包的环节:1.课
前推送Phonics学单词的微课资源,学生按要求跟帖回复;2.课中Let’sguess2/13猜猜猜游戏;3.课中故事《Guesstheanimals》。我着重在于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习惯培养。三、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
四会”掌握以下表示玩具的单词:toy,cat,rabbit,dog,bear,ball,kite2)能在真实情景中运用句型:Isita„?Yes,itis.It’s„./No,itisn’t.It’s„
.2.语用目标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说出玩具的单词,初步运用有关玩具的句型提出问题及其正确回答,能小组合作尝试朗读小故事《Guesstheanimals》。(二)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目标能通过观察对比本课单词和句型,发展其语言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文化品格目标学会在活动
中关心他人,与人分享。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四会”掌握单词7个表示玩具的单词。2.能够灵活运用句型Isita„?及其回答进行猜测活动。(二)教学难点1.部分单词的发音:bear单词中ear字母组合的发音;kit
e单词中i_e开音节的发音。2.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的连读:Isita„?Yes,itis./No,itisn’t.。3.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Isita„?Yes,itis./No,itisn’t.。4.能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的句型:
“Isita...?Yes,itis./No,itisn't.”来询问对物品的推断是否准确。3/13五、教学理念与策略基于语言学习规律,结合番禺区“研学后教”理念和教研室提出的“小学英语IIO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如下策略:1.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分级有
声读物,使学生在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输入、理解语言内容,化燥为趣。2.TBL教学法,根据不同阶段,提供不同任务,分层推进教学。3.小组合作,自主互学。4.注重交流分享,培养品格。学会在活动中关心他人,与人分享。5.注重
过程评价,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6.充分发挥“电子书包”将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双课堂”)整合的优势,课前运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推送微课进行前置性学习,课中运用“电子书包”的“网络学案
”和插入的“Flash动画——Let’sguess,故事Guesstheanimals”进行规范学习,课后运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进行巩固拓展,从而优化课程内容、转变教与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六、教学媒体自制课件、微课、电子书包、Flash
动画——Let’sguess,故事Guesstheanimals七、前置性学习微课【设计意图:师生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平台进行互动,课前对本节课相关话题进行学习,让学生熟悉话题,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利用电子书包快速反馈的
功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因材施教,实施课堂的“后教”。同时提供了学生在平台内的交流机会。】4/13八、教学过程1.Preparation1)Greetings&Freetalk2)Presentingthetopicofthislesson.【设计意图:Fr
eetalk是为了营造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做好上课的准备,活跃课堂气氛。】2.Input—Internalization(1stround)Input1)创设情景,找出teacher’stoys,并根据学生说出的toys进
行分组。2)Newwords’learning:结合Phonics学习词汇3)Trytoreadthenewwordsingroup.小组合作读单词,遇到不记得怎样读时,可借用Tips。【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兴趣,引出单词教学。guess活动让
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说说。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发散思维,促进积极参与讨论。词汇教学结合学生的旧知识,输入新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内化新的语言,同时实现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Internalization1)Sharpeyes:What’smi
ssing?2)Lookandmatchthetoys.3)Themasterofmemory:记忆大师(学生记忆单词的位置,根据录音指出单词。)【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
学生有说的欲望,运用语言的动机,对所学的新词整体内化巩固。】3.Input—Internalization(2ndround)Input1)Freetalk教师带来了自己心爱的玩具作为奖品,并询问Isita…?,教授
回答Yes,itis./No,itisn’t.2)“大小声”操练句型Isita…?及其回答Yes,itis./No,itisn’t.3)Singasong:师自编歌曲(儿歌《两只老虎》)【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单词学习环节中,已经多次感知Is
ita…?这个句子,而且这一句型不难理解和上口,所以通过Freetalk活动,通过直观的实物呈现,5/13让学生学会表达猜测的问句及其回答。】Internalization1)Let’sguess:T-Ps、Ps-T互猜2)Lookandgue
ss:Ps-Ps互猜(电子书包——网络学案)【设计意图:通过遮盖、猜尾巴的方式开展的猜测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个与众不同的尾巴,能够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语言的交流更加的真实。
本活动是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不断重复语言的练习,帮助学生自然地内化新的句型和词汇。】【新技术使用意图:利用学生、教师平板电脑作为互动工具,将教师制作的Guessinggame推送到学会的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4.Out
put1)Lookandguess:“放大镜”呈现故事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读故事之前猜一猜。2)Trytoreadthestoryingroups:小组合作尝试读故事“Guesstheanimals”.3)Listentothestor
yandreadafterthetape.听录音,模仿优美的语音语调跟读。(电子书包——网络学案)【设计意图:用“放大镜”设问,引出故事,调动学生要读故事的欲望。小组尝试读故事,综合运用本课时的语言。听录音模仿跟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连读意识。】【新技术使用意图:利用分级有声读物“Guess
theanimals”在电脑平板中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将新技术与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有机地整合。学生在动画的呈现中深入理解和内化语言。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如:中上生可听故事一遍或两遍后,直接全部跟读,后进生可多次、反复地听故事,
再6/13一句一句地尝试跟读。】5.Summary:通过黑板板书,小结内容: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玩具与朋友一起分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6.Assessment:Howmanytoysdoyouget?【设计意图:在小结中再次让学生复习所学的玩具。】7.Homework1)抄P
80,U9单词,每个一行。2)家听U9单词。2)与爸爸妈妈分享故事“Guesstheanimals”。九、板书设计Layouts7/13十、附件Attachments分级有声读物“Guesstheani
mals”12348/13十一、《Unit9Isitacat?词汇课》研学案教科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5ToysUnit9Isitacat?词汇课研学案班别:学号:姓名:一、【研学目标】1.我能与小组合作学习,拼读新词汇。<T
ask1>2.我能细心观察图片,找出并能说出新词汇。<Task2>3.我能和同桌就图片的信息进行猜一猜活动。<Task3>4.我能和小组一起尝试共同朗读故事“Guesstheanimals”。<Task4
>二、【研学路线】三、【研学过程】(课前研学)电子书包——互动讨论请同学们观看微课,自主学习微课。学习微课后,请朗读下面的单词,录音上传。1.小组合作学习、拼读新词汇2.细心观察图片,说出新词汇3.我与同桌就图片的信息进行猜一猜4.我和小组一起尝试共同朗读故事“Guessthean
imals”9/13(课中探究)<Task1>Icanread.我能与小组一起拼读<Task2①>Icanfindandsay.我能集中精神,观察消失的图片,并能大声地说出消失的图片单词。<Task2②>Icanlookandmatch.我能大胆地到黑板前,把正确的单词放到图片旁边。<Tas
k2③>Icanrememberandfind.我能记忆单词,听录音,把单词找出来。<Task3>Icanguesswithmydeskmate.我能和同桌就图片的信息进行猜一猜◆活动Tips:1.两人共同使用图片。2.两人请用
英语交流:A:Isita„?B:Yes,itis./No,itisn’t.3.两人通过交流信息后,筛选、确定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如果你猜的答案有不会读的单词,欢迎举手问Sana。)10/13<Task4①>Icanreadthestorywithmyte
ammate.我能和小组一起尝试共同朗读故事“Guesstheanimals”<Task4②>Icanreadwell.我能一边听录音,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学习评价】研学内容自我评价<Task1>我能与小组一起拼读<Task2>我能细心观察图片,找出并能说出新词汇。<Task3>我
能和同桌就图片的信息进行猜一猜活动。<Task4>我能和小组一起尝试共同朗读故事“Whatisit?”。Soso(仍需努力)Good(蛮好的)Great(棒棒的)11/13十二、《Unit9Isitacat?词汇课》教学反思教科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三年级
上册Module5ToysUnit9Isitacat?词汇课+微课、电子书包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教科2011课标版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5ToysUnit9Isitacat?的第一课时,词汇课。本课时是Modul
e5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Unit9的7个玩具的单词以及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的句型,并能小组合作尝试朗读小故事《Whatisit?》。本节课有机地结合了IIO模式、“电子书包”与“研学后教”。在传统的小学英语听说课中,教学媒体一般是自制课件PPT,课中,学生听与说的量教师
了如指掌;课后,教师无法验证学生是否听、说了课文文本,而且课后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也无法实现。但是电子书包的出现为我们听说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电子书包的优势在于,它能实现及时性的反馈、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恰好弥补了
传统听说教学的短处。在这节课里,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处理的比较好:1.利用电子书包课前推送微课,通过微课学习,结合Phonics学生完成了一个直观性的预习。我利用了微课,结合学生的旧知识,利用phonics,输入新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内化新的语言,同时实现新旧知识
的重新构建。而且全新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孩子,还能通过多次学习来理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2.利用了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功能,课前针对话题进行预习讨论,课中延续讨论的余温,课后的作业延续,
让更多的同学给予评价,互助学习。实现了学生之间互相在平台交流,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及时看到教师的修改意见,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节省了课堂学习的时间。3.形式多样,趣味性浓厚。这节课避免了纯粹的操练,而是以轻松的谈话,真实的情景导入,playgames游戏操练,singas
ong以学生熟悉的“两只老虎”歌曲为主旋律,采取替换歌词的形式巩固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学生钟情的Story等形式展开,利用了电子书包的“游戏”功能,大大吸引学生兴趣,课中的“Let’s12/13guess”用于课文重点句型的规范性学习、操练、巩固,游戏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投入。4.利
用研学后教和IIO的课堂模式,引领孩子解决“能小组合作尝试朗读小故事《Whatisit?》”这一研学任务。利用情景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主线,通过视频、说一说、搭配、猜一猜、共读故事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用实物、游戏等
辅助教学,以多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建立自信,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分层推进教学,让学生在输入中理解语言,在操练中内化语言,在输出中运用语言。具体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进行课程竞赛,小组合作进行完成某项问题,
小组合作进行汇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等,从小培养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创造性语言”的激发。本课教师的后教策略表现在:①在情景的引领下,引出单词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发散思维,探索新
知,迁移学习新单词。通过Sharpeyes和Lookandmatch(帮老师贴一贴),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所学的新词整体内化巩固。②教师用直观的实物呈现本课核心句型的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表达猜测的问句
及其回答。接着进行猜猜猜活动,先师生、再生生的形式猜测被遮盖的图片。一个与众不同的尾巴,能够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语言的交流更加的真实。本活动是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不断重复语言的练习,帮助学生自
然地内化新的句型和词汇。③教师用“放大镜”设问,引出故事,调动学生要读故事的欲望。再安排小组在教师没有带读的前提下,尝试共读故事,综合运用本课时的语言。最后听录音模仿跟读,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连读意识。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同样,今天
的课堂也有不足:1.教学容量大,时间有点紧,时间组织、控制方面欠乏。2.Output部分,时间关系,读得稍微匆忙。教与学同步进行,在教授学生知识同时,我也需要学习,如,如何有效地将13/13电子书包与学科课型整合(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双课堂”)的整合)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我
在实际的课堂中还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力求把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更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