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比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x,共(7)页,8.10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5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比与除法以及分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
、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表格每两人一份。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好!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今年多大了?师:大多数同学都是12岁,郭老师今年48岁。(板书:生12师48)师:你能根据老师年龄和同学年龄这两
个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同学的年龄比老师的年龄小几岁?生2:老师的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生3: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几分之几?生4:老师的年龄比同学年龄大几岁?(学生解答,师板书算式)师:当两个量作比较时,既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两个数的相差关系,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
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两个量相除的倍数关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除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外,数学上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它叫做“比”。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二、提供感知素材,理解比的意义(一)初步感知比的意义1、同类量的
比师: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我们的身体上就藏着许多的数学奥秘,大家一定很好奇吧!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份好奇开始我们今天的数学之旅。首先请看大屏幕,上面展示的是赵凡同学的一些资料。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1:头长25厘米,臂长66厘米,腿长88厘米,
身高160厘米。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生2:腿长是臂长的几倍?生3: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师:这些问题怎样解决?用比怎样来说?像这种都表示长度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2、不同类量的比出示:赵凡家到学校330米,她步行上学用了3分钟。思考
:(1)题中有哪几个量(2)根据上面两个量,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的是速度。举例巩固:买4kg苹果花了20元钱,你能提出关于比的问题吗?得出结论:像这种不同类量的比,它可以表示
一个新的量。3、揭示概念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比,你们发现每个式子都有几个量,这两个量怎么样,我们就能写成比?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比的意义。师:请同学们阅读上面的材料。师:我们以88比160为例来认识一下“比”,88比160可以写作88:160,中间这两个小圆点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如:88:160仍然读作88比160,现在你能把这两个比(330比
3,20比4)写成分数形式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二)回归情境,深化理解师:我们已经懂得了比的意义。现在,你能用比表示老师年龄与同学年龄的关系吗?出示:同学年龄与老师年龄的比是()12:48老师年龄与同学年龄的比是()48:12师:观察这两个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思考、汇报师:交换比的前后项的位置,比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顺序。(三)揭示比值的含义。师:看同学们表现这么好,告诉你们一个数学奥秘,比的前顶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知道什么是比值了吗?师:会
求比值了吗?来,试一试!(出示练习)师:说说你的做法。那330:3的比值是多少呢?(110)说说你的做法?(前项除以后项)这个比值110在题目中表示什么?(速度)也就是说,路程和时间的比就是速度。刚才,我们研究出了比的这么多的奥秘,其实,比还有很多奥秘呢,想不想继续探究?(想)好,请看大屏幕。(四
)探究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师:观察这些式子,请同学们您一想,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同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表格。联系(相当于)区别比前项比号比值后项除法分数完成表格后全班交流。(五)研究比的后项师:老师有个问题分数的分母和除数都不能为0,那么比的后项能
不能是0?为什么?生: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分数与比的关系),所以比的后项不能是0。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来说明?(要求学生既能从与除法的关系说明,又能从与分数的关系说明)(六)研究体育比赛中的比我们都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可是我却看到了这样一则新
闻。(大屏幕出示)师:你对这场比赛中出现的比有什么看法?生:体育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比,我们研究的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分不是相除的关系。师:体育比赛中使用的“:”号,只表示哪一队同哪一队比赛,各得多少分,并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两
队得分多少的,与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仅仅是借用了比的写法。大家对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练习1(填一填):1、人的头长大约是身高的1/7,也就是说头长与身高的比是()。2、身高与双臂平伸后的长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身高
与双臂平伸后的长度的比大约是()。3、人的体重大约是血液重量的13倍。说明人的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大约是()。4、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血小板的寿命只有10天。那么人体血小板与红细胞的比是()。5、人的头发的寿命约为3年,睫毛的寿命约为4个
月。睫毛的寿命与头发的寿命的比是()。练习2(巧判断):(1)我校有男教师18人,女教师67人,女教师人数与男教师的比是18:67。(2)小明身高1米,爸爸身高175厘米,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175。(3)体育测试中六(1)班达标人数是53人,不达标3人。不达
标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53。练习3(练一练):有一片卫生区需要同学们打扫,要求甲班与乙班合作,打扫面积的比是2:1,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比吗?四、拓展提高,开发思维练习4(想一想):出示:把1克盐溶于10克水中,盐和水的比是():(),要使盐和水的比是1:20,你可以怎么办?生思考,汇报
。五、总结回顾谈收获师总结:同学们用比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真了不起!看的出同学们对比已经研究得很深刻了。那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