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数据的收集与简单分析)》课后反思.doc,共(2)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7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的《数据收集整理》在课程内容中属于统计与概率。课程学段目标指出,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办法,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
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数据收集整理》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体现统计的价值与必要。我用三个活动贯穿于整节课堂,对于活动一,要解决“校服要选哪种颜色合适”这个问题,很自然地“要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
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需要通过调查(即统计)解决问题,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可以看出,统计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利于操作,我用四种颜色的卡纸代表校服的颜色,让全班学生排排队选颜色,这样选择哪种校服颜色的人自然就可以统计出来,通过全
班参与,更有利于对结果进行分析。www.renjiaoshe.com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只要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最喜欢的颜色”即可。在经历数据收集并知道了调查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体会计数方法,尤其是“正”字计数法的优点。由此设
计了活动二,“统计某一路段1分钟内经过的三种车的数量”,该环节的flash动画是我制作设计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突破,在数学组的帮助下,我对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得到了一个提升,通过这节课又进一步理解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此环节需要孩子们的分工合作精神,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记三类车的数量,孩子们基本都能正确
记数,考虑到更贴合生活实际,动画中的观察视角是在路边,车辆有相对而行的情况,只有个别学生可能在车辆交汇的时候没有数清楚数量。最后,让学生调查全班喜欢水果(指定的四种)的数量时,完全放手给学生,四位小小统计员负责统计,调查对象是本班同学,此过程要注意,我必须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大声
清楚地说出自己喜欢哪种水果,以便于统计员统计,而最后提醒他们别忘了统计自己。至此,孩子们经历了完全自主的调查过程,那么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热情高涨、信心满满地说出正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