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6.docx,共(9)页,7.68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90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感知厘米的长度,树立厘米单位的长度意识。教学难点:感知厘米单位的长度。估算物体长度。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吸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产生需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
们想听吗?好,一起来听。(播放)真奇怪,徒弟很认真地量了3拃,为什么师傅量的却是2拃呢?生:因为他们手的大小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了。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因为每个人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样,这给我
们带来不便,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发明了有刻度的尺子,并规定了相应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一)认识直尺师:你们知道测量长
度要用什么工具吗?尺子的种类很多,(出示米尺)同学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把尺子,我们叫它米尺,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出示直尺)这是同学们平时用的直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就通过直尺,一起来学习米尺上的知识吧!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尺子,看你能发现什么。(生
独自观察,小组交流)师:说一说,你的“火眼金睛”发现尺子上有些什么?生:我发现尺子上有一些线。师:嗯,你的眼睛真亮!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生:有数字。(直尺上长的刻度线下面都标有数字,这些数字从左往右依次是按照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的,这些数字我们称为刻度。)(顿片刻)这
些数字所对的线有什么特点呢?(都是最长的线。)找一找,这些刻度线和数字是怎样排列的(0和第一根线是对着的。)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最前面的数是0,我们把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它
在进行物体测量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能学着给数字1对着的长刻度线取名吗?生:1刻度线。师:真棒,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什么?7呢?生:5刻度线。7刻度线。师: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1大格,比较一下每一大
格的长度怎样?(每一个大格的长度相等。)师:直尺上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一样,每相邻两条短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也一样。细心的小朋友还能发现直尺上有一个神奇的标志—字母cm,它表示长度单位:厘米,说明这把尺子是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的(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二)认识
厘米师: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大小格,告诉我们长度的。你知道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表示多长吗?(1厘米。)师:对,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表示1厘米,厘米可以写成cm。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板书:1厘米1cm)师
:看清楚了吗?在你的尺子上找到这一段。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哪一段也长1cm吗?(2--3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6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9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15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要求学生完整回答,答语略)师:通过刚才大家说的,你有什么发现吗?细心的
小朋友一定能发现,怎样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师:在直尺上,任意两个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cm,也可以说两个刻度的差如果是1,那么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1cm。(三)感知1cm的实际长度。师:在直尺上找一厘米的长度都没难倒大家,现在我们用小手比一比1cm有多长,伸出
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师:用直尺来验证一下,你比得准吗?你们觉得1cm长还是短呢?师:其实我们的手上也可以找到1cm。用左手的手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cm比,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长?举给大家看看。师:把你找到大约1厘米宽
的左手手指,放到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再把手指移出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比划1厘米的长。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想)睁开眼睛,再比划一下,这次看谁比划得最准!(学生比划,师巡导)非
常好!咱们小朋友都能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了。师:现在请你快速找找,在我们的课桌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师:再找找你同桌身上有没有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生: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手指一节的长度、拉链头
长、牙齿的宽度、男同学的头发长、衣服上的扣子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四)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了1cm有多长。那么2cm、3
cm有多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2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多少厘米呢?你怎么看出来的?生1:0--1之间长1厘米,1--2之间长1厘米,和起来就是2厘米。生2:0--2之间有2个大格所以是2厘米。师
:这一段是多长呢?怎么看出来的?师:这一段呢?你找到规律了吗,能不数就看出来吗?生1:中间有几格就是几厘米。生2: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师:(闪动3--5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生
:2厘米。3到5之间有2个大格。师:2-6之间的这一段呢?(闪动2-6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你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数的,2到6之间有4个大格。生2:我是算出来的,用6减去2等于4。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1厘米有这么长(手势比划)
那2厘米呢?4厘米呢?(验证一下)(五)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师: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学到了知识,我们认识了直尺,也认识了厘米,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想不想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呢?老师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估计一下,纸条大约长几厘米?师
:到底谁猜对了,我们试着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了。测量的时候想一想你是怎么量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把你量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准备,开始。(生独立操作,师巡导)师:谁有本领当当小老师,到讲台上来教教大家该怎么量?生:(到前面边说
边演示)我是这样量的,尺子和纸条的左边对整齐,纸条的右边对着尺子的4和5之间,纸条长大约4厘米。生:我把纸条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5,纸条长是5厘米。生:我把纸条的一端对着2,另一端对着7,7减2是5,纸条长5厘米。师:谢谢小老师给大家做了一次正确的示范!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小朋友量的方法
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来。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多媒体课件显示三种方法)生:我同意第二种。因为从0到5才是5厘米。第一种0前面没有刻度,不能量出那一部分的长度。师:你认为1和3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生:第一种,因为读得快一些,不用计算。师:在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生1:对准0
刻度,尺子要放平。师:说得很好!师小结方法并演示:一般情况下,测量的时候先把尺子的一端对准物体的0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大家再试一试。师:大家说得很好!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量的,你们看对吗?师:有了大家的共同帮助,这个小朋友改正了错误。为了使其他小朋友不再发生同
样的错误,现在谁能再次响亮地提醒大家,在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对了,量的时候有一点特别重要,一般要对准0刻度开始量,然后再读另一端的数是几就是几厘米。老师把同学们的提醒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六)用
断尺测量。师:它的尺子坏掉了,没有了0刻度,谁能想想办法,测量出这枝铅笔的长度?生1:把铅笔的左端对齐2所对的长刻度线,这时右端指着9,9-2=7铅笔长7厘米。生2:把铅笔的左端对齐3所对的长刻度线,这时
右端指着10,10-3=7,所以铅笔长7厘米。(小结方法:把终点刻度数减去起点刻度数)三、应用提高,拓展延伸量数学书的长度。师:小朋友会量物体的长度了,想不想知道你的数学书的长度?(想。)师: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再量出它的长度告诉同桌,并说说你是怎么量
的。师:刚才你们量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我的尺子没有那么长。一次量不完,要量两次。)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量的吗?生:我是这样量的。先把数学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量到直尺的右端1处时,我在书上作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把两次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
书的长度。师:真会动脑子,请大家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再量一次好吗?2.介绍数学文化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吗(课件展示古时人们如何测量,介绍数学文化。)现在我们有尺子能方便快捷地测量出物体的长
度,不得不感谢古人的勤劳与智慧。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善于动手多观察,多思考,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板书设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测量工具:直尺长度单位:厘米(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