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x,共(4)页,48.37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4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理解确定物
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必须要用到两个数据。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3.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及准确性,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活经验谈话导入:今天很高兴来我们班上课,瞧!这是谁
?(班级同学座位照片)过几天,我们班将召开家长会,家长就座你的位置,你会怎样告诉家长你的座位呢?(学生畅谈)课件展示座位平面图:1.师提问,你是怎样数的第几?(预设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列
第几个或他(她)坐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教师给予评价;横向从左往右数或从右往左数,纵向从前往后数或从后往前数。)2.师板书——同学的回答3。揭示课题并板书:位置【设计意图】:创设”全班学生座位”的情境,由“线”扩展到“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
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等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在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欲望。二、交流合作、尝试探索,感悟新知(一)明确“列”“行”的意义及顺序和
方向1.观察讨论:同学们的描述方法各不相同,说法不一样,有没有什么相同点呢?引导回答:都是用两个数来表示,组、排、个、桌、行、列等,都在横排或竖排中?第几是从左往右数或从前(下)往后(上)数的?(学生试着说)2.继
续提问:有没有一种更准确一致的表述方法呢?3.小结揭示:在教室内表示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在数学里,竖排统一称为“列”,确定列的时候,约定从左往右数;横排统一称为“行”,确定行的时候,约定从前往后数(或说是从下往上数也行)。因为位置是站在观察者的
角度来观察。(演示PPT课件,座位平面图上显示“列”“行”,标明行、列的顺序和方向——箭头)板书:竖排——列——从左往右数横排——行——从前往后数(二)探究用数对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1.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1)师问:试着用列和
行来描述同学的位置,你可以吗?(学生畅谈,其他同学记录——开火车进行——第四列)(2)师问:有谁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吗?小结:看来,这种文字记录方法很麻烦,不能快速记录下来,是不是能用什么更简洁的方法来表
示物体的位置呢?(3)小组讨论一下。试着用自己觉得最简单、最快的方法记录同学的位置。我们再来一次!看看谁最棒!(斜的一组,其他同学记录)(4)反馈交流:组织展示学生记录单、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用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方法)(5)评价归纳: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但想法都很好,有的是借助文字、符号
、箭头来说明行与列。你认为哪个好?有没有更好的表示呢?2.优化数对的表示方法:继续引导:列、行的位置可以颠倒吗?为什么?3.小结:像这样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并在两个数外面添上小括号表示是一个整体,这样的两个数称为“数对”
。(板书:数对先写列后写行)4.数对的表示方法及读法。【设计意图】结合班级座位平面图让学生明确“列”“行”的意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充分利用课本的例1,放手学生尝试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
学生经历了三次“统一”的过程:统一行与列的名称、统一行与列的顺序和方向、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在三次“统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及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观察、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1用数对表示出这些同学的位置。(平面图课件演
示)2.课本练习题P21第1、2题。(课件讲评)3.针对性练习:(方格图课件展示)①依次说出怎样用数对表示图中圆点的位置?整行呢?(课件演示)②(4,y)表示的可能是那些同学的位置?斜的怎样表示?4.知识小介绍:介绍法国数学家
笛卡尔。师:你们知道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怎么来的吗?传说是法国一个叫笛卡尔的科学家受蜘蛛的启示最早创立直角坐标系。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对就是他发现的。5.生活中有很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学生举例子)6.欣赏课件生活中的数对。(课件播放)【设计意图】通过不
同层面的练习,及时巩固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所学的知识辐射到生活中的数对,体现数对的实用性及广泛性,学会通数学去诠释生活中的现象。四、课堂小结,提炼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2.拓展小结:我们知
道,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需要一个数据;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就需要两个数据“数对”。想一想,如果在一个立体空间里确定一个点,需要几个数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