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98.346 KB
  • 2022-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共(5)页,298.3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6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啤酒中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归纳的推理探究过程,

获得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运用“转化”等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团结团结协作的意义,体验到时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比

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是否成比例,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二、教学过程:(一)复习补偿:(出示课件)1.什么是“比”,说出比的各部分名称。2.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二)情景导入:1.(课件)教师介绍啤酒的生产原料,说

明本节课就来研究“啤酒生产中的数学”,为引入新课铺设情景。【设计意图:实际情景问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味盎然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中.】(三)探究释疑:1.比例意义学习:(1)提出问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4运输量(吨)1632引导学生从

图表中说出4条基本信息。问题2:从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关于“比”的知识的什么问题?问题预设: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或运输次数与运输量的比是多少?或次数与次数、量与量的比是多少?引导学生不仅从比值角度,还要从是

否具备实际意义的角度分析合理性。(2)学生自主探究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的关系,小组交流,师生相互补充:预设分析一:16:2与32:4比值是8,并提问“这个比值有什么实际意义你知道吗?”预设分析二:2:16与4:32比值是,没有实际意义,尽量避免。预设

分析三:2:4与16:32,同样没有实际意义,两个比也没有意义联系。1.得出比例意义:(板书课题:比例,课件出示)项、外项、内项。一般形式与分数形式,集体演示。提示注意比例与比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说出:比例包含两个比,每个比的前项和

后项是比例的外项,后项和前项是比例的内项。【设计意图:课本中“就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太过宽泛,明确指引学生提出关于比的问题更适合教授学生的实际思维状况,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有关比的问题,预设可能的情况

与问题,不设定固定问题限制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对于答出的问题进行合理性分析,导正问题指向,理顺学生思维;介绍“比例”的意义,明确各部分名称,与“比”进行比较,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增强学生分辨力。】1.巩固练习:(学生解答,集体矫正,引导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①小试牛刀:②数学

游戏:(鱼吐泡泡)每组中泡泡都成比例吗?③由4、6、8、12四个数字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①②练习增强学生解题的趣味性,分别判断实际意义和一般情况下判断是否成比例的问题;通过③练习巩固组成比例之外了解比例变形的基本方法和规律。】1.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出指向性问题: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以4:6=8:12为例,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可能的数量关系。学生依据已有学习经验畅所欲言,依据回答情况明确思考的方向——分别算出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来探究,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计

算进行探究,可能发现和、差、积、商的各种关系,师生交流比较合理性,集体通过课件回顾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①和:4+12=16≠6+8=14②差:12-4=8≠8-6=2③积:4×12=48=6×8=48(有规律)④商:8÷6=≠12÷4=31

.举例验证规律合理性:学生再举一例试验后师演示验证(3)归纳性质,课件呈现,稍加巩固,提醒学生与比的基本性质的区别。1.小结:引领学生回顾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与方法:先观察猜想,后计算探究,再举例验证,最

后归纳总结,形成一般规律。【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先据观察试猜结论,也是尽可能让学生发散思维试着说,不在开始就限固学生思维,待过之后,再引领缩小思考范围,指明方向,独立思考之后,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运用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总结归纳得出性质规律,

并进行方法有意渗透,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对未知问题进行探索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数学的科学素养,促进终身发展】1.解比例:提出问题:你能求出下面比例中的未知项吗?(1)20:25=4:x(2)问题引导,让学生尝试自行解答:①与前面解答什么知识类似?②运用什么

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转化”为前面所学知识?课件示例矫正,规范解答,小结思想方法和解题依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把比例转化为方程解答。学生自行解答(2),集体矫正反馈。1.思维提升:你会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吗?5×6=3×10问题引导:怎样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呢

?等式中的5和6、3和10可认为是原来比例的什么呢?也就是要用“逆向”思维来解答。学生尝试后,可小组交流想法,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学会运用所学规律,把新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知识解答,体验数学

知识在经历发现总结规律后再运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促进数学思维意识形成】(三)回顾反思:1.本节课你所学到哪些知识?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个问或师生共同回顾。(比例意义,注意和比的意义关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注意与比的基本性质的区别;解比例,注意未知的项通常写在左边

)1.运用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方法:先观察猜想,后计算探究,再举例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质;把新学知识“转化”为学知识来解答。)【设计意图:回顾新学知识点,形成系统,完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回顾数学探究的思维过程与思想方法,强化数学

核心素养培养。】•板书设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